有一天,我在哈尔滨市乘汽车经过某个地方时,看见路边立着一块“龙游”的地标。我当时被搞糊涂了,以为回到了浙江的衢州。等我反应过来时,心里忽然出现了一个疙瘩,就是不清楚在哈尔滨“游的”与在衢州“游的”是不是同一条龙?
我没有到过哈尔滨的“龙游”,但到过衢州的“龙游”。我在龙游吃过发糕,也尝过小辣椒,但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了石窟。
在我的记忆里,龙游石窟已经传颂了十多年。在没有看过它之前,我总认为它与敦煌石窟、洛阳石窟和云岗石窟的外貌基本相同,成为中国石窟队伍里的第4名。但看了后,它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气势宏伟的摩崖石刻,而是地下被挖去石头以后留下的一个洞穴;它不只是一个独立的洞穴,而是由多个独立的洞穴组成的集合。它不像敦煌石窟、洛阳石窟和云岗石窟,在陡崖上或画有丰富多彩的图画,或刻有栩栩如生的佛教石像,而只有一道道自然流畅、纵横交错的工具开凿痕迹;它没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没有在开凿之初就已经融入了宗教的成分,而是像一张铺开的白纸、像一块纯净的水晶,能够体会到人们获取材料的一种劳动场景和氛围。
龙游石窟坐落在一个相对开阔而平缓的小山坡上。走进它的洞口,就像进入了一个邻家家舍的门堂。沿着原始的高低不一的台阶一步步缓缓向下,就像走在一座峭壁的栈道上。向里望去,灯火似萤,余光似波。到了底部,才能感觉到它有限的明亮和相对的宽敞。它的四周颜色淡白里有点透黄,暗黄里有点泛红。用手摸去,石壁硬硬的,有点潮湿、有点粗糙。近看,石壁像一道厚实坚固的城墙,远看,石壁像一块色彩斑斓的墙布。洞穴内部不是圆形、方形、筒形,而是上小下大的锥形,像被雕空了的半个“金字塔”。在微弱的灯光照射下置身其中,就像置身在一个脱离了红尘的幽谷。
在一排无规律布置的石洞前面,有一条连贯的小路,小路与外界道路相通;路的下方有一条河流。河流虽小,却是当年运输石材的一个便利通道。它上接常山港,下连兰溪江,远通钱塘江。石窟旁边有几颗小树。它们不是扎根在肥沃的泥土里,而是挤身在贫瘠的石缝里。它们像一丛丛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面对恶劣的环境,却仍然长得枝繁叶茂。
龙游石窟是先人无意留下的一个礼物,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人文窗口,是一张独具特色的地方名片:正面印着“旅游景点”,背面印着“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