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诸暨支行的客户经理深入剖蚌工场了解农户金融需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温岭市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已经全面投入春季生产。这个拥有10000亩基地的合作社也迎来最需要资金的时刻。“农机设备、种子化肥、土地流转金支付……每位社员都需要投入数十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朱齐军说,“以前贷款难,多靠亲朋好友,如今银行主动上门服务,难题不难了。”
我省农村“贷款难、贷款贵、贷款繁”等问题正在逐一破解。笔者从人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在该支行支持下,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农惠农中,灵活运用央行各项政策工具,通过政策定向支持、深化金融创新、完善支付体系、优化信用环境等多项措施,金融支农惠农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3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2.73万亿元,比年初新增955.9亿,增幅超过35%,明显高于其他贷款增幅。
村里授权助贷款
要贷款,找社长。对于临海上盘西兰花专业合作社社员来说,要贷款,不是先找银行,而是找合作社社长,在社长的担保下,就可以方便地向当地农业银行申请贷款。“由于我对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都很清楚,成为了农业银行的‘把关人’,现在已经给十个人做过担保,贷款数额达100多万元。”上盘西兰花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周荣兴说。
周荣兴所说的“把关人”角色其实是农行浙江省分行针对缺少抵押物的农民设计的一种惠农贷款模式——农村金融自治,以村两委、或者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筛选出诚信农户向银行推荐,构建一个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可享受小额贷款支持的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自治’具体来说就是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专项贷款风险保证金,将保证金存入银行账户,银行参考信用情况,给予10至20倍不等的比例授信,农民贷款只需要获得村里授权,就可以向农行申请贷款。”农行浙江省分行农村产业部总经理章增强介绍说,至3月末,全省共创建农村金融自治村110家,发放农户贷款3.97亿元,惠及农户3432户。
此外,农行和浙江农信系统还在全省开展“整村批发,集中授信”。据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省各涉农金融机构已累计为735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评定信用农户600万户,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394万农户累计发放贷款11676亿元,农户信贷支持覆盖面达34.2%。
“信用村、信用户”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行浙江省分行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评定信用村104个,发放惠农卡和农贷3.52万张、3.02亿元。
抵押物更丰富了
有房、有田地、有山林的田园生活让许多城里人神往。不过和城里不一样的是,由于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些不动产由于缺乏相关权证,难以用作抵押,成为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龙泉市近日成立的首家村级担保组织“上垟镇花桥村惠农担保合作社”有效破解农村贷款抵押难题。龙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人介绍说,该合作社是当地村民共同出资50万元组建的,是一个拥有独立法人的村级经济组织,旨在村级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一个简便的流转平台。
“以前家里的田地房产都没办法用于贷款抵押,农民们要想办点实事,只有找人担保,费时费力。”刚刚获得10万元贷款的马上德说,“现在有了合作社,资产变活了,需要贷款,可以将山林、土地、房屋等证件抵押给合作社,合作社审核同意并签核意见章后,村民即可以到信用合作联社领取贷款,而且贷款的利率也有很大的优惠。我这10万元,一年节省利息4000多元,可以让家里多种2000多袋香菇了,算起来又增收了万把块钱。”
我省各地还以林权抵押贷款为切入点,解决了农民产权如何有效估值、交易、变现、处置等核心问题,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物缺失问题。庆元县屏都街道八二村村民姚立武说,自己有田、有山、有房子,以前不能抵押,办了个竹制品加工厂,资金都靠东挪西凑的人情借款。如今,他就用自家农房作抵押,向县信用联社贷款28万元,不仅解了年关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还为扩大规模做好了准备。
除了三权,更多产权被纳入了抵质押贷款范围。据了解,在我省各地农村,渔船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青田县的石雕抵押贷款、庆元县推出了生态公益林抵押贷款和农副产品仓单质押贷款、松阳的茶园抵押贷款……层出不穷。
王善富是临海市杜桥镇一名普通的渔民,家里有一条价值300多万元的渔船,平时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嵊泗打渔的收入。为出海做各种准备,包括购置网具和柴油,大概需要100多万元,每年他都为这么多现金发愁。当地农行推出的船舶所有权和捕捞许可证同时抵押的方式为其解决了120万元资金需求,让他今后不再难。
“地瓜”式金融也便农
近日,樟溪乡下马根村叶益慰通过松阳县“茶链通”平台成功贷款10万元,并比同档次普通贷款利率少上浮50%,全年可节省利息3000余元。叶益慰从事茶叶加工,产品一般供给碧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月都有不少应收账款留在该公司。当地信用社就以应收账款抵押形式发放贷款。
“茶链通”是松阳县专门针对当地茶叶产业链创新的支农贷款方式。这种贷款方式,除了增加了应收账款抵押贷款,通过联系服务好几家关键农业龙头企业,就可以确保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小农户获得贷款。
不管藤爬到哪里,只要浇好瓜,叶子就不会缺水。农业产业链金融被称作“地瓜”式金融,即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农村金融注入“金融活水”,促进农业产业链上每一环升级改造。
水产水果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黄罐集团连接着数百位渔民。农行台州分行“放水”养产业链“鱼群”,通过黄罐集团担保向渔民发放惠农贷款。借助“农行+公司+农户”,零售业务批发做,彻底打通了银农联系,近两年累计放款超过1126亿元。黄罐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通过产业链融资,企业和渔民联系更紧密,有鱼都会首选供给企业,还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农行已经全面启动产业链金融,围绕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上的生产主体、深加工主体、销售主体等生产经营主体,对产业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信贷支持。农信系统也已经开展了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公司”,以及“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或经营户在生产、供应和销售的各个子链中融资问题。
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强度更大。我省涉农金融机构在资金规模、贷款方式、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满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资金需求。农信联社数据显示,至2014年3月末,家庭农场贷款余额11.7亿元,379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贷款40亿元,3.27万户;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37亿元,1881户。
- 文创企业登入“新三板”暨投融资对接论坛
- 浙江服务业遭遇用工贵融资难 扶持政策将进一步优化
- 浙江已登记家庭农场7500余家 场主遭遇“融资难”
- 浙江融资性担保行业 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
- 衢州农民融资有门 土地流转收益权也能抵押贷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