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暮春已至,水产市场上,黄鳝的身影多了起来。和往常一样,杭州市民刘大妈又拎着菜篮子“出动”了,路过黄鳝摊,她停下看看,还是摇摇头走开了。
“以前我们吃的黄鳝也就一个指头粗,现在的黄鳝越长越粗大。”刘大妈神色疑惑地问,“一直听说黄鳝能长这么粗,都是因为用了避孕药催肥,这是真的吗?”
她说,以前家里还经常买黄鳝烧菜吃,只是觉得没有自己小时候的黄鳝那么好吃了,“黄鳝吃了避孕药”这个说法出来后,她就不怎么敢买黄鳝吃了。
现在的黄鳝为何长得又粗又大,到底有没有用避孕药?带着刘大妈的疑问,记者咨询了水产专家、黄鳝养殖户以及相关部门。
吃得好,长得快
“这个说法流传很久了,不过没有什么可信的证据。”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舒妙安副教授是水产养殖领域的专家,他告诉记者,“黄鳝吃避孕药催肥”这个说法中的“避孕药”准确来说指的应该是激素。他认为,随着黄鳝养殖技术和饲料结构的变化,黄鳝生长周期缩短、营养成分也都能通过饲料得到保证,根本不需要使用激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鳝的生长起到了作用,就和我们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有些水果是一个道理。”舒教授说,黄鳝一般在5月下旬到7月产卵,自然环境下,刚孵出的黄鳝苗要到第三年才能长到2两以上,通过投放规格一斤20尾左右的野生黄鳝苗种,进行人工养殖,黄鳝生长一年就可以售卖,如果再多养一年,就能长得更大。
现在的养殖黄鳝,“口粮”也不一样了。舒教授说,养殖黄鳝的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是参照鳗鱼饲料做出的配方微调。而由于黄鳝的人工苗种繁殖尚未形成规模,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黄鳝苗都是野生苗,野生黄鳝的口粮多是水蚯蚓、水生昆虫、鱼虾等动物性食物,在前期驯化时,养殖户们多会将蚯蚓、鲢鱼等食物按比例与饲料混合喂给黄鳝,然后逐步提高饲料的比重。
“配合饲料里面包含维生素、鱼粉、豆粕、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相比起野生黄鳝四处觅食、还有可能‘上顿不接下顿’的生存环境,现在的黄鳝饲料营养全面多了。”浙江科盛饲料负责人徐欢根说,配合饲料要保证动物蛋白含量在35%到40%以上,再加上豆粕等植物蛋白成分,能让黄鳝专注于“长肉”,黄鳝的饲料主要是膨化浮性饲料,浮在水面上,既能提高利用率,还能减少因沉降带来的水质污染。
养殖户也证实了舒教授的观点。从2011年开始,德清泰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我国黄鳝的主要产地——湖北聘请了专业人员在浙江开展黄鳝养殖,现在规模达到一万多只网箱,算得上是省内数一数二的黄鳝养殖大户,负责人之一谢建根告诉记者,他们引进的苗种约为1斤20条,1斤多点饲料可养1斤黄鳝,并且从不间断喂蚯蚓、鲢鱼等动物性鲜活饲料。
“我们自己繁殖蚯蚓,再从市场上买回白鲢等鱼打成鱼浆,与三分之一比重的膨化饲料混合喂黄鳝,一年就能长到2两左右上市了,何必要用激素这种东西砸自己的牌子呢?”谢建根反问。
用激素促转性划不来
“黄鳝吃避孕药催肥”这一说法也与人们对黄鳝本身特性的误解有关。舒妙安说,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时期全是雌性,产卵后逐步过渡为雄性,也会有部分黄鳝不会转性。由于雌鳝要在繁殖环节上消耗大量体能,生长速度也受到一定影响,雄鳝少了这一环节的耗能?算得上是省内数一数二的黄鳝养殖大户,负责人之一谢建根告诉记者,他们引进的苗种约为1斤20条,1斤多点饲料可养1斤黄鳝,并且从不间断喂蚯蚓、鲢鱼等动物性鲜活饲料。
“我们自己繁殖蚯蚓,再从市场上买回白鲢等鱼打成鱼浆,与三分之一比重的膨化饲料混合喂黄鳝,一年就能长到2两左右上市了,何必要用激素这种东西砸自己的牌子呢?”谢建根反问。
用激素促转性划不来
“黄鳝吃避孕药催肥”这一说法也与人们对黄鳝本身特性的误解有关。舒妙安说,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时期全是雌性,产卵后逐步过渡为雄性,也会有部分黄鳝不会转性。由于雌鳝要在繁殖环节上消耗大量体能,生长速度也受到一定影响,雄鳝少了这一环节的耗能,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体型上也比雌鳝偏大。
“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可以用雄性激素诱导黄鳝进行性转化的原因。”他告诉记者,雌性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小罗非鱼,影响商品规格和养殖效益,上世纪80年代的确出现过用雄性激素促使罗非鱼性转的实例,导致罗非鱼产业遭受重创,但现在的罗非鱼主要通过种间杂交来实现,更需要雄性的生产“使命”。“现在市面上的罗非鱼,多是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杂交品种,可以让罗非鱼的雄性率达到95%以上,现在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也主要是这种‘奥尼罗非鱼’品种,雌性罗非鱼已经很少。”
“现在黄鳝的饵料技术已经改进,假设还有人要在黄鳝养殖环节中添加激素,要通过什么方式?”舒教授说,一般激素类的药物成本都比较高,使用激素意味着养殖成本激增,更何况,诸如甲基睾丸酮这类的雄性激素在水产养殖中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养殖户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从给药途径分析,黄鳝能使用激素的方式主要有口服、肌肉注射和药浴浸泡三种。黄鳝体滑粘液多、很难捕捉,肌肉注射难度高,数量多的话实际操作难度还要更大;如果采用浸泡的方式则需要较大剂量,成本高昂、也容易造成浪费;唯一剩下的可能性是口服,黄鳝本身味觉、嗅觉较灵敏,常常拒食有异味的饲料,需要较高水平的驯食配合饲料技术,对一般养殖户来说很难做到。
事实上,针对黄鳝性转问题,之前已有水产养殖专家进行过科学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激素的黄鳝,一个月内的生长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黄鳝增快约10%,但却引发了大批死亡:激素剂量越多,死亡率也越高。专家分析说,黄鳝吃了含有激素的避孕药后,可能导致了体内的代谢紊乱,增加了身体脂肪沉积,并表现出抗病力差、甚至死亡的情况。相对这10%的生长增速,对养殖户来说,无论从风险角度还是成本角度看,都划不来。
舒教授补充道,以配合饲料为主食的黄鳝本身怀卵量在下降,甚至不会怀卵。他分析说,“虽然人工调配的饲料营养均衡,但有些微量元素可能还是与自然环境的鲜活饵料存在差异,就像用于繁殖种鳖的饲料也和商品鳖有所区分一样,另外,生长周期的缩短可能也会让很多雌鳝在长成上市时卵巢还处于未发育成熟阶段,也就是说不怀卵。”而通过控制养殖密度等方式,也可以降低黄鳝怀卵繁殖的概率。
多次抽检无异常
“就算添加激素成本高、风险大、技术上也有较高要求,养殖户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做了?”刘大妈还是有点不放心。记者随后询问了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相关技术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市场上的黄鳝进行过抽检,未发现过使用激素的情况。
“在一次有关黄鳝的专项检查中,我们从浙江全省各水产市场随机抽取了15个黄鳝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包括炔诺酮、雌二醇、雌三醇、甲基睾丸酮等7种激素成分的检测,均没有测出。”而据记者了解,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设备灵敏度可达到PPb级,相当于可以检测出每千克样品中1微克的量。
全省各个水产监测机构都在不定期、不定时抽查水产品质量,黄鳝这个产品还从未有过“不良记录”。而本月启动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已将水产品相关的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两项禁用抗病物指标纳入范畴,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
外源性激素检查记录良好,那黄鳝自身的性逆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内源性激素又是否对消费者有影响呢?这位负责人解释说,黄鳝自身产生生理变化的激素是非常小量的,而且这类内源性激素与鸡鸭长大时自身所携带的激素一样,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
科盛饲料的徐欢根也跟记者表示,国家规定水产饲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添加药物,他们所生产的饲料在出厂前都有严格的自检程序,当地农业执法大队加上省级、国家级的抽查也从未间断。
“如果的确没有用激素,那现在黄鳝的口感为什么没有原先的黄鳝好了呢?”听了解释,刘大妈又问。
“就跟精耕细作的田地收益更好一样,养殖黄鳝长得快、营养好,但长期窝在网箱里,活动空间不足,肉质结构没有野生黄鳝那么紧实,口感可能有些影响。”舒教授说,不过,黄鳝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就不怎么进食了,等到来年春节上市,经过越冬的黄鳝已经有2个月左右没吃东西,冬季的体能消耗也能让肉质紧实一些,与野生黄鳝的差距还会慢慢缩小。
他补充说,目前市场上能见到很多粗大的黄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消费习惯。“实际上,一只网箱里大规格的黄鳝只占到10%到20%,但正如杭州人更喜欢吃雄甲鱼一样,浙江市场历来还是比较青睐大一些的黄鳝,规格较小的黄鳝经过分拣,一般会流向上海等周边市场。”而受到黄鳝吃激素的谣言影响,现在大规格黄鳝很难卖出好价,他也提示养殖户适当提高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控制上市黄鳝的规格。
- 男子便秘相信民间偏方 黄鳝钻入体内挨一刀
- 夜晚水沟旁抲黄鳝、泥鳅 被“闭着眼”的电瓶车撞伤
- 金华本周进入“蒸煮模式” 这时节适合吃黄鳝、莲藕
- 小小冰草长相奇特入口即化 价格堪比黄鳝河虾
- 市场里卖的都是养殖黄鳝 筷子大小的鳝丝卖15元/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