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贵在人品,传承重在实践。作为一名木雕从艺者,不仅要具备设计的潜质,也要有不断技艺创新的能力,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在这一科学严谨的治学治艺理念下,冯文土大师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着艺术创作的源泉,沉淀和丰富自己宝贵的艺术财富,一件件传世之作便美妙绝伦、行云流水般地诞生了,冯氏“半圆雕”“自形雕”“树皮胞雕”“根石雕”等创新技艺,也渐次走入现代木雕基本技法。
学艺时师傅的告诫:活到老,学到老
1944年,冯文土出生于东阳市黄田畈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幼年时他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才华。当别的孩子还在光着脚丫爬树捉鱼时,冯文土却迷恋上了21世纪才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涂鸦”。他用一切可以拿到的材料在每个可以写划的地方描绘自己眼中的事物。
1958年,年仅14岁的冯文土为了分担家中的负担,更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毅然决定报考东阳木雕工艺合作厂联办的技校,并与陆光正等百人成为了东阳木雕技校的第一批学员,开始了他和木雕的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捡到了一块木头,看到木头的第一眼,冯文土脑海中猛然闪过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细细琢磨之后,雕成了自己人生的处女作——《哪吒闹海》。作品一出来,便受到了师傅们和领导们的高度赞赏,成为学校当时的一个示范作品。
“木雕创作其实是很需要缘分的。人和材料的缘分,人和灵感的缘分,材料和灵感的缘分。我常常去寻找一些造型好的材料,可每每找回来,却又会为它匹配的内容苦思很久。所以不得不说,第一次创作是很顺利和幸运的,这也许也说明了我和木雕的缘分吧。”
1960年,冯文土因为成绩突出,被“木雕宰相”黄紫金收为徒弟,开始了系统的木雕学习。“师傅对我要求特别严格。”学艺的经历冯文土至今记忆犹新。为了让他专心学习设计制作东阳木雕,师傅定下规矩:不准他谈恋爱。“除了创作思路、技巧,师傅也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他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看得到的要学,看不到的也要学’,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冯文土说,“师傅对我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一次他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鸟,为了观察小鸟的一举一动,他追着小鸟到处跑,小鸟飞到哪里他就追到哪里。”跟着师傅养成的这些习惯,不仅养成了冯文土深厚的基本功,也为他的木雕艺术植下了创新的基因。
当年,冯文土的学艺经历很特别:师傅黄紫金经常带着他去看乡间戏剧演出。“很多年后想来,师傅带我去看戏,那是在考察我的观察能力和创作天分。每次看完演出回来,师傅经常是思如泉涌,一幅幅巧妙的构思便跃然纸上。就是在多蚊的夏天,他的灵感来后,也要把脚伸进那种瓷瓮里,一古脑儿把创作的构思用笔勾勒出来。”
师傅当年带徒的高招如今也体现到了冯文土的技艺传承中。“不是什么人我都会收来做徒弟,首先他要有艺术细胞要有创作的天赋。只会依葫芦画瓢的我不带。通俗地说,我选徒的标准就是要有设计的潜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不拘传统求突破
1977年,冯文土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有段时间冯文土在船厂实习,每当劳动闲暇时他便在一旁画速写。画跟自己一起劳动的工人,画那些机器,画劳动时的场景。沉浸在自己艺术世界里的冯文土感觉很开心,一切都很有激情和韵律,还很生动。沉醉于这种创作激情,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木雕只能画古代吗?木雕只能是花纹吗?木雕只能是平面的吗?不够!不够!他多么希望能把身边这些可爱的人,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变化用木雕纪录下来。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冯文土尝试着将一些历史题材压缩在同一台屏上。1984年,冯文土创作了《杨八姐游春》,创立了立体半圆雕。之后又开始把现实题材运用到木雕创作上,这就有了《西双版纳的春天》。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此,冯文土一直致力于题材的不断创新,以期在东阳木雕的表现题材上,与其他艺术以区别。1982年,冯文土赴日本进行中国传统木雕技艺现场表演。向来孤傲的日本同行面对他当场创作出的作品,不由地伸出大拇指赞叹“那是一双神奇的手”。设计一流,雕功上乘,这是很多见过冯文土作品的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1988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冯文土偶然发现一根椴木,外表粗糙但内部质地却十分细腻,乍一看,就像一个人头,这个偶然的发现给了他一个新的灵感。回来后他顺着木头本身的天然造型进行立意构思,很自然的勾勒出了一个少女的头像。经过这样的一番精细加工,一个格调清新、造型优美、独具匠心的《树皮少女》悄然问世。她的出现,在工艺美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沿袭了1300多年的传统东阳木雕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之路。这之后,冯文土又继续在这条路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创作出了《云水怒》《浴》《喜满堂》等“自形雕”作品。
艺人作品如实地显示出自身的本质力量,包括意识、人品、情趣等广泛的内涵。除了把东阳木雕溶入于现实生活,在创作过程中冯文土又向生活学习,拜造化为师,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使雕刻出来的作品中的形象比生活是更生动更优美。
2003年,冯文土用阴沉木创作出了《八十七神仙卷》。之后冯文土乘胜追击,历时2年创作完成《野风赞》,历时3年完成《四大名著》……在木雕艺术的世界里,他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从事东阳木雕50多年来,共创作作品万余件,获奖和优秀作品就达上百件,多件作品被各大博物馆藏,民间收藏家的收藏作品己无法计数。他坚持每年至少一件精品大作出世,带动着整个木雕行业,推动着木雕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大师。
刀耕笔种,一心只为东阳木雕发扬光大
传统木雕多以塑像、家庭装饰为主,冯文土却独辟蹊径,创造性的将很多名画因素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是什么样的一种机缘促使他做了这样的创举呢?冯文土告诉笔者说,东阳木雕旧时多以民间传说和历史题材为依据创作作品,题材相对单调。“后来在与故宫专家的交流中,我有了将历史名画用到东阳木雕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专家们的明确支持。认为我们东阳木雕的形式与故宫极具历史价值的名画题材二者结合,会大大提高一种新兴艺术品的艺术含量和收藏价值。”
将微观的画用木雕表现是很不容易的,其中很多技法需要转变,需要作者一定的功力。故宫专家的帮助也为冯文土的创作提供了较大地便利,很多从未展览的故宫藏画供他近距离参照,经过反复尝试、努力,最终促成这样一桩艺术联姻——将历史名画用不腐烂的东阳木雕展现出来。“作品一经推出,全国木雕界很多人都向我表示祝贺,很多收藏家也想出高价收藏。”
冯文土现在是东阳木雕集团顾问,除了指导厂里的职工还在努力搞创作。冯文土说,东阳木雕历史悠久,从业者众多,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影响力大,应用范围广,发展趋势好。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学木雕技艺,嫌太累。作为东阳木雕技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继承人,有时候他也回感到困惑,觉得是“后继无人”。当然,冯文土还是带出了一批很有出息的徒弟。除了儿子冯晓峰和他最为得意的高足黄小明,胡先民、李新民、王向东、黄志勤、徐永平、李江梁、卢志丹……都是如今东阳木雕界的生力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把手的传授是一个方面,大师自己的探索也是在不断进行之中的。固有的传统技艺和新的创新方式方法的不断碰撞,推动着艺术的革故鼎新。人的生命有限,决定了在这种革故鼎新的传承中,文字总结的重要。”这几年来,在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同时,冯文土也不断地总结着自己艺术人生几十年的思想精髓,一篇篇有关中国木雕传统技术与时俱进的理论性文章化为铅字,见诸报端。
在早期与同行合写《东阳木雕艺术》《东阳木雕技艺》等文的基础上,2007年以来,冯文土抽出宝贵时间,先后撰写了《论东阳木雕的艺术风格和技艺》、《妙趣横生的自形木雕》等多篇理论性文章,其中许多独到见解和创新理念标新立异,为人称道。“我是个手工艺人。在新时代,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更深深地感到自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肩负的重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