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飞(右)给玻璃瓶称重。张文术摄
浙江日报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李茸 通讯员 冯成 张文术) 啤酒瓶、酱油瓶、醋瓶,当这些玻璃瓶进入垃圾箱后会去向何方?5月1日起,嘉兴试水玻璃瓶分类回收。
在南湖区新兴街道松鹤、真合两个社区的5个小区里,若干组玻璃瓶专用回收箱已经工作了13天。在小区的玻璃瓶专用回收箱首次开箱之际,记者跟随项目负责人王云飞博士,探寻废旧玻璃瓶低成本的环保重生之路。
据悉,此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和日本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目前全国只有嘉兴、贵阳、西宁、青岛4个城市在搞试点。嘉兴项目由嘉兴市发改委、市建委组织,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具体承担执行。
下午2时,负责该项目的浙江长三角循环经济学院王云飞博士带着10位学生志愿者,逐个开箱清理。
在放鹤洲二期小区内约200米范围内,记者看到共有3组专用回收箱。每组有3个近1米高的塑料垃圾桶,桶盖上分别写着“无色”、“茶色”、“绿色”字样。
王云飞早已为大家准备了灰色防割手套和蓝色工作服,大家的工作是将玻璃瓶分门别类整理好。“玻璃瓶收废品的不要,一般都直接跟着垃圾扔掉。”看到大家围着垃圾箱找玻璃瓶,小区居民吴文仙提醒记者。
她所不知道的是,大部分垃圾经过焚烧或者填埋后都能降解,但这两招对玻璃瓶没用,只会带来二次污染。而且,由于玻璃瓶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较高,对企业没有吸引力。
打开第一组回收箱的“无色”桶,两只小飞虫伴随着一股刺鼻的垃圾味道扑面而来,把大家吓得退了一大步,并纷纷念叨下次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记者仔细一看,桶底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比比皆是,五颜六色,还有黑色的液体。估计居民把它当成了普通的垃圾箱。
松鹤社区党委书记骆霞说,社区曾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过玻璃瓶回收的宣传资料,大家虽然认可这种环保理念,但多年积习一时难改。
而在“绿色”和“茶色”桶里,记者看到,桶里除了绿色和茶色,还有蓝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玻璃瓶,有的油乎乎的,有的瓶里还残留着一些液体。
大家一起动手,把瓶里的液体倒干净,将不符合要求的玻璃瓶拿出来,并将瓶盖拧下来。这都是为了保证玻璃的质量,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
“宣传资料里其实写得很清楚,请居民先把瓶内残留物倒干净,并将玻璃瓶上的标签、瓶盖等非玻璃物质去除,再按颜色放进不同的回收箱里。日本垃圾回收进行了30年才做到今天这个样子。”王云飞说,目前的状况已经超过他的预期,算是开局良好。
然而,居民自己动手清洁瓶身并不容易。住在真合社区的居民蔡丽君,刚将家里喝完的一个黄酒瓶扔进了楼下的茶色回收箱。她试了几次都没能将瓶身的标签扯下来,“估计要用钢丝清洁球才能刷下来”。
“将玻璃瓶分类扔到垃圾箱只是举手之劳,却能节约不少资源。现在回收利用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但从居民家里到企业的这一段路却很费力,要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王云飞如此解释目前的难题。
每周一次,经过志愿者整理后的玻璃瓶经过垃圾运送、中转,最后由浙江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负责处理,实现再次回收利用。
这个项目将持续到年底,志愿者将监测每组回收点每周玻璃瓶的数量、重量、物流成本、维护成本、效益等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王云飞随身携带了一些易拉宝、条幅等宣传资料,“请为旧玻璃瓶找一个新家”的条幅就挂在小区门口,随风飘扬。
- 【新观察】图解:一图解读垃圾焚烧 做好分类是“我”最力所能及的事
- 杭州市区98%小区实行垃圾分类 七成不合格
- 家长带孩子学习垃圾分类 倡导垃圾不落地环保理念
- 龙游县贺田村清理垃圾做出大文章 垃圾分类再不愁
- 龙游县贺田村——垃圾分类进村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