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本报记者叶寒青摄
浙江日报杭州5月15日讯(记者 刘慧 通讯员 丁珊)今天,“志愿无倦——沙耆早年油画艺术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纪念沙耆诞辰100周年。
沙耆,一个曾经冷僻得几乎被美术界遗忘的名字,有着坎坷的一生。
沙耆原名沙引年,1914年出生于鄞县沙村,1932年入上海美专,因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被捕,经家人交保后出狱,转入杭州艺专学习。为躲避上海方面的追究,他藏匿于杭州郊区的宁波四明会馆,并更名沙耆。1934年经其族兄沙孟海介绍,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拜见徐悲鸿,徐氏允其留校,以旁听生资格学习绘画。
1937年,经徐悲鸿介绍,沙耆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两年后以优秀成绩毕业,并两次获得优秀美术金质奖,与毕加索等著名画家共同举办展览,一度成为当地颇具影响的画家。
1946年回国后,徐悲鸿即聘他为北平艺专教授,但由于种种原因,沙耆得了精神分裂症。嗣后,他长期蛰居故乡。精神上的疾病,虽然给他的生活蒙上了阴影,但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热情,在那里,他默默度过了30多个春秋,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
1983年5月,沙耆画展在杭州展览馆举行,展出的是他1946年以前的作品,沙孟海为画展题名。画展在杭城反响强烈,受到美术界很高的评价。沙耆由此成为省文史馆馆员。同年,画展移师上海,吴作人为画展题名,刘海粟等送花篮祝贺,沙耆被美术界重新找回了。
此后,由于年事渐高,沙耆较少出门,但手中画笔从不停息,画了大量人物、静物和风景画。
2004年,纪念沙耆诞辰90周年画展在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开幕。次年2月,沙耆先生在上海病逝,享年91岁。
今年是沙耆先生百年诞辰,省博物馆将收藏的72件(组)油画、素描、水彩作品,与沙耆先生儿子沙天行收藏的部分沙耆油画、笔记作品汇集,共同展出,作为对这位历经磨难的杰出艺术家的纪念。展出的作品中,有上世纪60年代沙孟海先生整理并捐献给省博的部分沙耆旧作。
由于长时间的湮没,关于沙耆的艺术道路和创作理念,依然存有着许多缺失与盲点,尚有待进一步的发现与研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