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黄岩区上郑乡有位花甲老人痴迷一种古老的益智玩具,一拆一装中,玩成了民间土专家。这种玩具叫“孔明锁”,相传是由诸葛孔明发明,流传于民间。最近老人拿出了一个他亲手打造的超大孔明锁,咱们就从这里认识这种古老的智力游戏。
拆了装装了拆,终于研究透了
这位老人叫王小林,今年66岁,老人的家在上郑乡的山沟沟。5月15日,他拎出一个菜篮子,里面放着各种形状的木制玩具。比起超市里的高端货,这些木制玩具显得有些简陋。但细细了解,才发现里面暗藏玄机。
老人随手捡起一个菱形玩具,让笔者试着拆开,本想着这有何难,可怎么都拆不下来。老人笑着接过它,三两下就把它一根根拆了下来,“这是市场上流传的最大的孔明锁——由33根木条制作的大菠萝锁。”
随后,老王又从屋子里抱出一个更大的孔明锁,“这是用451根木条制作而成的,是目前我做成功的最大的一个孔明锁。”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它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凡智慧。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有四季锁、正方锁、菠萝锁等等,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和九根最为著名。
说起老王自制孔明锁的根源,还要追溯到2年前。当时,他的一位朋友手里有一个33根木条制作的大菠萝锁,解开了,却拼装不回去,就送给了他。老王一直很喜欢智力类的玩具,以前玩过九连环,对这个孔明锁非常喜欢。
当时,他花了整整14天时间,终于将它拼装好。之后,他想进一步了解解法和拼装法则,于是又把它拆了,可是却怎么都拼装不回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晚,他竟然做梦梦见自己又将这个孔明锁拼回去了。醒来后,他立马拿起这些零碎的木条,跟着梦里的些许记忆,又将锁拼装完成。拆了装,装了拆,一遍又一遍,老王终于将这个大菠萝锁研究透了。
老汉倾力打造13只不同式样孔明锁
当一个玩具玩得熟透了的时候,大部分人就对它不再感兴趣了,老王却没有如此。当老王熟悉了大菠萝锁后,他没有丢弃它,反而想要自己制作一个。
当时的他在一家企业当门卫,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说行动就行动,他找了很多木头,根据手里原有的大菠萝锁的样子,模仿着做了一个。看着这个制作成功的大菠萝锁,老王又萌发了一个念头,既然可以用33根木条制作孔明锁,那么肯定可以制作更大的孔明锁。
随后,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心里盘算制作一个更大的孔明锁。这是一个复杂的工序,木头的长短、宽度,凹凸的数量、角度,安装的位置、方向……都是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我都是一边加工,一边在脑子里计算、筹划,从来没有画过图纸,常常算得不准,又重新算。”老王说。
第一次,他好不容易做出了一个由99根木条组成的放大版大菠萝锁,却发现这个大菠萝锁变形了,于是又重新制作。直到第三次,他终于成功了。“我发现这个木条要有凹有凸,有长有短,还要对称,差一根头发丝的宽度都不行。如果安装的时候发现稍微大了一点点,就用砂纸擦,反复试验。”
接下来,老王自制孔明锁的想法一发不可收拾。他又接着制作出很多不同的孔明锁,有些虽然市场上也有,但都是他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内部结构也和市场上批量生产的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一共设计过13只不同的孔明锁。”
计划用1047根木条挑战更大的孔明锁
周围人对老王制作孔明锁都有什么反应?老王说,制作玩具的时候,房间里到处都是木头、木屑和工具,家人常说,做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不过,也有人称赞他做得好,他当时的老板就是其中一位。有一天,老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做一个塔状的孔明锁?于是,他动起了塔状孔明锁的脑筋。第一次,塔顶做失败了;第二次,塔顶做了出来,下面却进行不下去;第三次,终于制作成功。“这个塔状孔明锁一共有180根木条,我做了整整一个月。现在要是将它拆了,我也不一定能安装回去。”
而那个最大的由451根木条组成的孔明锁,重达3.4千克。
“制作这些孔明锁的时候,我常常忘记了吃饭。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个锁应该怎么去制作。它的制作成本不高,就是费时,也就是个兴趣爱好。”老王告诉笔者,他还想用1047根木条做一个更大的孔明锁,估计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 88岁台州老人快乐做义工 吴德志:坚持做下去
- 温州老人捡到200枚假硬币 拿去存款险些被拘
- 明天小满,微凉的日子或一去不复返 周末最高气温超30℃
- 老人让儿子一定要找到帮助自己的人 只为向这些好心人说声谢谢
- 路面破损严重 衢州七旬老人义务修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