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德、淳安、衢州三地交界处的李家镇山里出发,寿昌江蜿蜒奔流63.5公里,沿途先后经过李家、大同、航头、寿昌、大慈岩、更楼、新安江7个乡镇(街道),吸纳大同、老村、童家、乌龙、小江、南浦、翠坑等7条主要支流,流域面积675平方公里,占建德全市土地面积的近30%,是建德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寿昌江也是一条脾气并不温顺的山区性河流,从源头到汇入新安江,落差428米,水流湍急,水位暴涨暴落。
说寿昌江是建德的母亲河一点也不为过,约1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寿昌江的源头李家一带活动。
开车从寿李线(寿昌到李家公路)右转,三四分钟后就是新桥村,村子后山有个乌龟洞,当年先人们就是在这里刀耕火种,孕育后世文明之光。
1963年和1974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院所张生水教授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九位考古学家,先后在新桥村的乌龟山发现了原始人类(智能人)的牙齿化石,被中科院命名为“建德人”。
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原始人遗迹,它改变了我们对智人的活动分布范围的认识,浙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现在的新桥村山脚,是一座朱红色的仿汉唐建筑“建德人遗址展馆”,100余平米的展厅内,建国以来考古学家的论文集、一幅幅反映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和狩猎生活场景的图画,展示了人类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浙江古人类遗迹图、“建德人”遗址考古发现的过程以及保护的意义和研究成果等。
寿昌江边有“三宝”
草莓、温泉和楠木群
出了源头李家镇,寿昌江依次流经大同镇、航头镇、寿昌镇,这三个镇把建德三宝“草莓、温泉、楠木群”占全了。
建德是中国的“草莓之乡”,不仅本地种草莓,还有上万建德人在全国各地种草莓,而航头镇,正是建德草莓的主产区之一。
每年二三月份,航头公路两边,一盆盆草莓招揽来往的客人,这些刚从沙地里摘下的草莓,比城里水果店的新鲜,每斤价格还便宜两三元。
航头镇往下,是寿昌镇桂花村,这里有浙江首个高品质硫温泉新安江温泉。
温泉度假村现有水立方、咖啡泉、酒泉、中药泉等数个温泉池,可同时容纳200人泡泉。
冬天泡温泉,夏天可去桂花村。去年,温泉中心南面的水上乐园开业。
今年,温泉中心还筹建一条围绕温泉的漂流河,夏天的时候先漂流凉快一下,漂完了泡温泉放松放松。远期,这里还规划建设一座高尔夫球场,丰富温泉旅游业态。
在桂花村西北10余公里的绿荷塘村,有个古楠木森林公园,那里有亚洲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古楠木生长群落。
楠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木(楠、樟、梓、银杏)之首,是做家具的良材。因为楠木珍贵,历代多遭滥砍滥伐,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绿荷塘森林有6842亩古楠木群,生长着3万余棵古楠木,其中近700亩是集中连片的楠木林,其中还有刨花楠、金丝楠等珍贵品种。
天下西湖三十六
寿昌西湖有其一
顺着寿昌江而下,到了中游是千年古镇寿昌镇,寿昌江因寿昌得名,寿昌又因寿昌江而兴。
这座旧时寿昌县人民政府驻地的古镇,已有1800多年历史。
行走在如今的寿昌镇,一幢幢小洋房,很难看出古镇模样,不过还有一条条深巷,不知通向何
处,透露着些许历史意味。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如果不熟悉地形,乱穿巷子很容易迷路。
在镇上,最能反映古镇历史变迁的,要数西湖了。杭州人都知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但在寿昌人心中,却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寿昌西湖有其一”。
据《寿昌县志》记载,寿昌西湖为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寿昌县令戴筠开浚,“广袤二百四十步”,那时的西湖有荷花塘,引周溪之水入城,沿城南注入艾溪(寿昌江),湖水入市沟东行,可浇灌湖东面农田。
疏于管理的寿昌西湖,历史上几度面临消亡。2005年7月,寿昌开启西湖综合治理工程,如今的西湖,虽然面积大不如前,只能算一个较大的水塘,但水体干净、绿树成荫,也是寿昌人气最旺的公园。
寿昌江边滩下村
曾因洪水后退了四五百米
寿昌江既为常年河,又是具有明显特点的多沙河。以前寿昌江流域植被覆盖度较低,常年水土流失。每遇洪水,江水浑浊。
历史上,寿昌江流域是建德的暴雨中心,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这其中又以1972年的“8·3”洪水为典型。
在寿昌镇对岸的滩下村,71岁老人金连荣仍记得1972年寿昌江的大洪水。
“那年的8月3日,雨像天被捅破了一样下。”在新安江中学工作的金连荣接到消息:寿昌发大水了,在寿昌镇江边的老屋可能保不住了。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洪水带着上游航头、大店口等田畈中的稻草堆,冲向寿昌,很快漫过河堤,像一条水龙,转头直冲向十八桥,带着满江杂物和周溪山洪合并,冲进了寿昌大街。”
这场洪水,金连荣所在的滩下村,76户人家,留下房子的只剩四分之一。
对洪水心有余悸的乡亲们,在重建家园时不再依循逐水而居的老传统。“大家纷纷后退,把房子建到了地势更高的山坡上,新村庄比原来后退了四五百米。”
七里岗新开河
分流分洪
出了寿昌镇,初夏的寿昌江沿岸,是一片典型的江南景象,满眼是绿,不远处,是散落的农家和低缓的山丘。
“8·3”洪灾过后,当时的建德县委县政府为提高寿昌江防洪等级,彻底解决水患,重点在寿昌镇和更楼街道交界附近的刘家村实施了“七里岗开河工程”。
七里岗是一座小山丘,山丘阻拦了寿昌江的前行,寿昌江在这里折转迂回成一个反“S”形的大弯道,有点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拐弯。
寿昌江水流在这里变缓,泥沙也慢慢在这沉淀堆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寿昌地区洪水危害的症结。
为了解开这个结,建德市1973年12月15日打响“七里岗开河工程”战役,新开一条河道,让寿昌江在这里分流。
工程历时20年,1993年1月全部完工,新老河道分洪,可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每秒1807立方洪水。
新开河道的建成,让七里岗变成了寿昌江中的一个岛。
治了洪水再治污
寿昌江装上橡胶坝
寿昌江下游,有一条“活”的大坝,没有用土石筑坝,而用了橡胶:拦水时,给橡胶坝充上气,抬高坝身;放水时,放出些气体,坝身就会降低。
这条能升能降的橡胶坝,等于给寿昌江装上了一个水阀,洪水来了放水通过,旱季到了多拦些水,满足沿岸村民生产生活所需。
“既能防洪又能蓄水,还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小。”在建德市水利局副局长汪建平眼中,橡胶坝上方蓄水64万方的人工湖,大大改善了寿昌镇的投资、旅游和生态环境。
当一项项防洪设施完工,寿昌江的洪水隐患渐渐消退,现在的寿昌江,又开始了新一轮治水,主题是治污水和提升沿岸景观。
去年4月,建德出台《清理河道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占河道水域、违法设障、非法采砂等行为,清除河道水面漂浮物、沿岸垃圾,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实现全市河道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全市河道水域环境明显改观。
到2014年底,全市河道环境明显改善,打造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全面提升“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水环境。
河道景观方面,寿昌江设置了双重挡墙。近河面的是防洪挡墙,防止岸坡被冲刷;挡墙上是一条长三米左右的游步道,方便市民散步休闲,游步道上层是斜坡绿化。
江水悠悠,田野碧绿,寿昌江正展现着一条“母亲河”的温柔身姿。(都市快报)
- 有人偷偷钓鱼还扔垃圾 杭城河道每天要捞出77吨垃圾
- 微生物有蜗居河中央建绿洲 杭州北大河变身示范河道
- 236名专家投身浙江五水共治 超百项技术适用污水治理
- 加固堤岸美化村庄
- 兰溪查明农田被淹原因 将组织力量解决河道淤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