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双引擎”提供不竭动力源 电力鼎助宁波驶入地铁时代
2014年06月05日 04:34:56

   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随着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宁波成为我省第二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宁波供电公司自2008年开始全力投入配合轨道交通建设,顶住了巨大的负荷压力和施工压力,改迁110千伏线路12条,10千伏及以下线路近百条,建成全省首座110千伏地下配套枢纽变电站樱花变,成功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力助宁波成功驶向地铁时代。

  2008年11月,宁波供电公司成立了以“一把手”挂帅的迁改领导小组,将管线迁移、施工用电配合等工作责任到人。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横跨宁波中心的海曙、江东、鄞州三个区,轨道交通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涉及大量电线电缆及电力通讯线改迁,特别是12条110千伏线路改迁,其改迁周期长且施工难度大,同时涉及的10千伏及以下线路近百条。

  2012年7月正值用电高峰时期,该公司成功实施了轨道交通建设中供电影响最大的110千伏桑中、桑山线电缆改迁工作。利用配网线路转移核心城区110千伏中山、大河变电站下的负荷,顶住设备超过载压力,顺利按时完成改迁任务。

  2013年4月,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两座配套枢纽变电站之一、省内首座110千伏地下变电站樱花变投运。2014年4月,另一座配套枢纽变电站110千伏望春变电站投运。望春变与樱花变互为备用,构成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的“双引擎”,共同为轨道交通提供不竭动力源。

  110千伏樱花变作为地下变电站,不仅缓解了核心城区用地压力,更优化了市区环境。樱花变全站深度达16.6米,为地下三层结构,通过设备小型化、无油化,以及接线和布置的精简化,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减少运行维护量。此外,通过加设进出风口处绿化带吸声、降低风管的设计风速、设置屏蔽层等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噪音及工业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优化了地面环境。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吴晓鹏 唐瑾瑾 编辑: 吴振宇
杭州中小学生去年8人溺亡

杭州中小学生去年8人溺亡

每日关注
  • 温州一企业被短信摊派GDP 街道“临时工”主动扛事
  • 一家8口参加摇号中了俩 购车指标租给他人用靠谱吗
  • 屡获编程大奖 大学生成“黑客”自认为“勤工俭学”
  • 汽车长租业务增三成 杭州限牌部分刚需转向租车市场
  • 绍兴老板2304万拍下5400吨黄酒反悔 要赔304万差价
相关阅读
  • 宁波360名警察今起武装巡逻 配备转轮手枪和冲锋枪
  • 宁波市援疆医生赴农一师十四团义诊
  • 今年前四月宁波发生交通事故766起 致死172人
  • 7月底前 宁波市民动动手指据可实时查询公交车位置
  • 中高考期间 宁波全市房屋建筑工地晚8点起禁噪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