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这里并不像农村,更像是城市里依山傍水的别墅区,很难想象这里是温州瑞安一个偏远的村庄。
短短10年间陈岙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成长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浙江名村。这一切的转变离不开一样东西——水。
十几年前,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靠着卖水致富,如今,在“五水共治”的时代背景下,陈岙村的未来“风生水起”。
治水
一条以村为名的小溪
“我们村以前很穷。”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说,这名土生土长的陈岙人已经做了十几年的“领头羊”。
和很多偏僻的浙南农村一样,陈岙村靠山吃山,村里多出石匠,日子过得很清苦。
因为穷,村里吃过不少“水”的苦,村后的山脚下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水坑,水泵的电线和水管胡乱交织铺设。村中那条无名小河,河床长满杂草,且坡度较高,根本蓄不住水。干旱时村民无水喝,暴雨时又水漫民居。同时,汽摩配小作坊的污水,肆意横流,污染村庄。
但是水,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那个年代,村庄所在的瑞安塘下镇同样面临着缺水。
“我们村可以卖水。”颇有商业头脑的陈众芳这样提出。征得村民同意后,他决定先治水。
可治水的钱从哪里来?2002年的陈岙村,村集体尚负债120多万元。
颇有商业头脑的陈众芳想到一条妙计:他叫来了村里的石匠们选址,开山劈石,用了半年时间挖凿出一个蓄水3000立方米的山塘。挖出的石料全部卖给镇上的石材厂,基本做到收支平衡。首个山塘建起后,陈岙村的生活用水得到解决。
2003年起,靠着供水给塘下镇的多家企业,陈岙村每年收入上百万元,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
从此,这条几百年来没有名字的小溪有了一个新名字:陈岙溪。
护水
一株百年榕树的死
陈岙溪边,9株百年古榕树列队而生,守护着这一泓清水。
走到其中的一株榕树前,陈众芳停下了脚步。“因为水污染,这棵树差点死了。”
树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首诗,名曰《题枯榕》——“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十二旬。一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
陈众芳解释说,和很多温州人经商一样,陈岙村也办过几十家汽摩配小作坊。大量的污水渗入,这株百年榕树就慢慢枯萎了。2007年,这株已120年高龄的古榕树走到了生命尽头。
“有一天,一名书画家来到这里,看到枯树,写下了这四句诗。”陈众芳说。“这就是教训啊,所以我们还立了碑,警示后人,一定要爱水护水。”
此后,陈岙村拆除了陈岙溪边的所有违章建筑,把家庭作坊搬进工业园区。“以前这里有10多家电镀厂,河水污染严重,现在电镀厂整顿搬迁,河道经过治理后,整个村庄的整体品位也提高了。”一名村民这样自豪地说。
如果说12年前陈岙村治水是为卖水,那么今时今日的陈岙村,对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溪边那棵依然“生长”的枯榕,和新种下的百株小榕树,就是最好的印证。
兴水
一个新兴的美丽乡村
几年前,水被引入了村庄。此时,经过拆迁改造的陈岙村已经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水边一幢幢庄园式的别墅,更让人眼睛一亮。这是农村吗?有来访者感慨:这样的环境和品质,很像是绿城开发的高档小区。
小桥、流水、青山……浑成一体的江南风格。为提高居住品位,村里还配备了3.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户均停车位达到1:2.3,实现了人车分流。
如今旧村改造一期安置房已建成,97%的陈岙村村民住进了这花园般的别墅小屋。
“为了保证公平,我们都是抓阄的。”陈众芳介绍说,自己的“手气”比较差,抓到了面积最小的。
如今的陈岙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村庄。这让村里人觉得特别自豪。
张建兰就是如此,家里用一间破旧老房子置换了一套190平方米的公寓。回想10多年前村里道路崎岖、房屋破烂,要好的老同学还会劝她赶紧在城里买新房,如今老同学听说陈岙村大改造,家家户户住起洋房,都来家里参观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