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水润陈岙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成长为浙江名村
2014年06月11日 06:20:19

   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这里并不像农村,更像是城市里依山傍水的别墅区,很难想象这里是温州瑞安一个偏远的村庄。

  短短10年间陈岙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成长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浙江名村。这一切的转变离不开一样东西——水。

  十几年前,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靠着卖水致富,如今,在“五水共治”的时代背景下,陈岙村的未来“风生水起”。

  治水

  一条以村为名的小溪

  “我们村以前很穷。”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说,这名土生土长的陈岙人已经做了十几年的“领头羊”。

  和很多偏僻的浙南农村一样,陈岙村靠山吃山,村里多出石匠,日子过得很清苦。

  因为穷,村里吃过不少“水”的苦,村后的山脚下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水坑,水泵的电线和水管胡乱交织铺设。村中那条无名小河,河床长满杂草,且坡度较高,根本蓄不住水。干旱时村民无水喝,暴雨时又水漫民居。同时,汽摩配小作坊的污水,肆意横流,污染村庄。

  但是水,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那个年代,村庄所在的瑞安塘下镇同样面临着缺水。

  “我们村可以卖水。”颇有商业头脑的陈众芳这样提出。征得村民同意后,他决定先治水。

  可治水的钱从哪里来?2002年的陈岙村,村集体尚负债120多万元。

  颇有商业头脑的陈众芳想到一条妙计:他叫来了村里的石匠们选址,开山劈石,用了半年时间挖凿出一个蓄水3000立方米的山塘。挖出的石料全部卖给镇上的石材厂,基本做到收支平衡。首个山塘建起后,陈岙村的生活用水得到解决。

  2003年起,靠着供水给塘下镇的多家企业,陈岙村每年收入上百万元,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

  从此,这条几百年来没有名字的小溪有了一个新名字:陈岙溪。

  护水

  一株百年榕树的死

  陈岙溪边,9株百年古榕树列队而生,守护着这一泓清水。

  走到其中的一株榕树前,陈众芳停下了脚步。“因为水污染,这棵树差点死了。”

  树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首诗,名曰《题枯榕》——“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十二旬。一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

  陈众芳解释说,和很多温州人经商一样,陈岙村也办过几十家汽摩配小作坊。大量的污水渗入,这株百年榕树就慢慢枯萎了。2007年,这株已120年高龄的古榕树走到了生命尽头。

  “有一天,一名书画家来到这里,看到枯树,写下了这四句诗。”陈众芳说。“这就是教训啊,所以我们还立了碑,警示后人,一定要爱水护水。”

  此后,陈岙村拆除了陈岙溪边的所有违章建筑,把家庭作坊搬进工业园区。“以前这里有10多家电镀厂,河水污染严重,现在电镀厂整顿搬迁,河道经过治理后,整个村庄的整体品位也提高了。”一名村民这样自豪地说。

  如果说12年前陈岙村治水是为卖水,那么今时今日的陈岙村,对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溪边那棵依然“生长”的枯榕,和新种下的百株小榕树,就是最好的印证。

  兴水

  一个新兴的美丽乡村

  几年前,水被引入了村庄。此时,经过拆迁改造的陈岙村已经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水边一幢幢庄园式的别墅,更让人眼睛一亮。这是农村吗?有来访者感慨:这样的环境和品质,很像是绿城开发的高档小区。

  小桥、流水、青山……浑成一体的江南风格。为提高居住品位,村里还配备了3.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户均停车位达到1:2.3,实现了人车分流。

  如今旧村改造一期安置房已建成,97%的陈岙村村民住进了这花园般的别墅小屋。

  “为了保证公平,我们都是抓阄的。”陈众芳介绍说,自己的“手气”比较差,抓到了面积最小的。

  如今的陈岙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村庄。这让村里人觉得特别自豪。

  张建兰就是如此,家里用一间破旧老房子置换了一套190平方米的公寓。回想10多年前村里道路崎岖、房屋破烂,要好的老同学还会劝她赶紧在城里买新房,如今老同学听说陈岙村大改造,家家户户住起洋房,都来家里参观了。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 编辑: 金斌
让班主任“飞”

让班主任“飞”

每日关注
  • 杭州6月32万人竞争6230块车牌 中签率将跌破2%
  • 淘宝推出60万元太空游 最早2015年可上太空
  • 衢州“婴儿安全岛”开放13天 贵州夫妇因弃婴被警告
  • 嘉兴新生女婴被装红布袋丢进河道 发现时已死亡
  • 每天午睡超1小时“早死”几率会增加三成?
相关阅读
  • 瑞安陈岙村投入千万元治水:一个村支书的旅游梦
  • 温州瑞安陈岙村:一池清水激活一个村庄
  • 丽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型“美丽乡村”
  • 坚守24载,建设美丽乡村
  • 220个古村落近悦远来 永嘉美丽乡村建设造福一方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