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七人民医院,入院观察的王女士准备出院。记者崔引摄
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昨天凌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泄漏事故。
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宁波石化区发布的信息,本起事故共造成镇洋化工和周边企业33名职工因吸入挥发性气体感到不适而留院观察。至昨天下午4点,已有16人结束观察离开医院。
26吨次氯酸钠泄漏 引起33人不适
昨天下午1点左右,记者赶到镇洋化工时,厂区及周围一片平静,空气中并未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门岗保安对此事表现得非常谨慎,称自己并不知情。在门口等了差不多十分钟,一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男子从厂区里出来,说宁波市石化区管委会会统一发布这次事故的相关信息,他们不便私自透露。
据宁波市石化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江介绍,事故发生在昨天凌晨零点10分到20分之间。泄漏的是一个露天摆放的圆柱形立式玻璃罐,体积为60立方米。因为贮槽人孔(方便工人进出罐体进行检修而留的出入口)开裂,槽内26吨次氯酸钠泄漏。
最先赶到事发现场的是该公司的5名员工,因为事发突然,当时上述人员并没有佩带防护装置。而他们的任务是把泄漏的物料引到相应的管道里。
“5人中有4人出现身体不适,但在送往医院治疗后,目前已经出院。”吴江说。
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宁波石化区”昨天下午5点03分发布的信息,本起事故共造成镇洋化工和周边企业33名职工因吸入挥发性气体感到不适而留院观察。
吴江说,不排除部分人是因为闻到异味引起心理恐慌而前往医院的。
不会对人体造成大影响
泄漏次氯酸钠是怎样对人体造成影响的?记者为此特地请教了一位高中化学老师。对方给出的解释是,次氯酸钠水解会产生次氯酸根,次氯酸根进一步反应会生成盐酸,盐酸会发挥,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这种小液滴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红肿,严重的则会出现呕吐。
吴江表示,次氯酸钠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化学物质,泄漏后会有少量分解,但其挥发后对人体的影响有限,尤其是短时间的接触,只要离开那个环境,人体自身的代谢也会对其进行稀释,不会留下后遗症。
“正是由于其低毒性,次氯酸钠才被用于自来水处理的消毒阶段。”吴江说。
“到凌晨3点38分,厂界检测已经达标。”吴江说,厂界检测是以出事企业的厂区围墙为边界进行的检测,这个检测结果也意味着此次泄漏对周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这也多亏了当时一直在下雨。”
已有16人结束观察出院
记者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事发后,33名患者分别被送往镇海龙赛医院、宁波市第七医院和镇海炼化医院,其中以宁波市第七医院收治病人数量最多。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宁波市第七医院急诊观察室见到了其中一名患者王女士,从挂在病床上的巡视卡看,她在观察室主要接受的治疗是吸氧。
王女士说,她工作的单位正好对着风口,事发当时轮到她值夜班,当时一阵风吹过,她感觉有股刺鼻的气味,接着就出现嗓子痛,眼睛睁不开等症状。
“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准备出院。”王女士说。
在一旁的急诊室,记者见到了躺在长椅上的朱小姐。她的单位在镇洋化工西南面,事发当时也闻到了那股刺鼻的气味。因为当时感觉症状不是很严重,到医院看了一下就回家休息了,“没想到中午醒来,发现头很晕,只好再到医院来。”
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无权发布信息,但目前病人情况基本都稳定。
据“宁波石化区”昨天下午5点03分发布的信息,截至昨天下午4点,已有16人结束观察离开医院。
吴江表示,下一步,安监部门也将对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出事企业采取相应的举措。
-新闻链接
据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这是一家由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在我市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建成于2004年12月。该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包括离子膜烧碱、液氯、高纯盐酸、次氯酸钠等。这回泄漏的正是次氯酸钠。该物质为微黄色溶液,有类似氯气的气味,受热分解会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剂,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
另据媒体报道,该公司为加强班组安全生产总结的“安全预控六法”曾在全省推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