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日前,一列载有26吨黄铜棒的“义新欧”国际集装箱专列,从乌兹别克斯坦经阿拉山口边境口岸,辗转1万余公里后,如期抵达义乌铁路西站。
这是今年义乌首次开设直通中亚五国的“义新欧”国际集装箱专列后,首批抵达义乌的回程货。这批货物采用的是“铁路转关”新模式,进口企业在义乌海关报关,在阿拉山口海关办理货物验收,耗时比过去海铁联运等方式整整缩短一个多月。这标志着义乌与中亚及欧洲的国际铁路联运物流大通道正式运行,义乌由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近年来,义乌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瞄准“世界购物天堂”的目标坚定前行,探索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并在贸易主体准入、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通关查验和外汇管理等领域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初步建立接轨世界的贸易便利化体制和机制,义乌小商品出口变得更加顺畅。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义乌累计出口总额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另一个喜人变化是,义乌商品出口至中亚市场的渠道正式打通后,今年1至5月出口中亚五国贸易额达3797万美元,同比增长69.6%。
如今,义乌市第一个改革三年计划已完成,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于此节点上,义乌改革得到新的更大助力。日前,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义乌建设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游宜居的国际商贸名城”。意见给予义乌改革更大的政策支持,“凡在全省其他市、县开展的省级改革试点,义乌市都可以先行先试”、“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现在,义乌市正按照意见要求,紧紧抓住“贸易便利化”这一核心,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进而推动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社会治理、要素配置、金融服务等全方位改革,建立和完善国际陆港、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以及陆港口岸、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等国际贸易平台,进一步提升开放的层级和水平,逐步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可自由开展出口、进口和转口贸易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打造真正的“国际商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