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北京3月4日电(浙江日报记者 廖小清 黄宏 翁浩浩)新春伊始,我省淳安等26个县(市、区)集体摘掉“欠发达县”帽子。摘帽,既是对这些地方过去成绩的肯定,又是迈向现代化征程的新起点,更是激发内生发展的推动力。
这几天,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我省代表,特别是来自农村的代表,热议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这一重要决策,并积极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转观念,激发内生新动力
俞学文代表所在的武义县,是26个原欠发达县(市、区)之一。他说,对“摘帽”地区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转变观念,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来谋划发展新思路。同时,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帮助农村、企业加快发展,让百姓尽快富裕起来。
“摘帽”不是目的,而是要激发内生活力。朱张金代表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过去,欠发达地区虽然发展相对较慢,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如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些地区的未来不可估量。他认为,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地区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有条件走出符合区域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子。
挖潜力,走好生态富民路
摘掉“欠发达县”帽子,迈向新征程,关键要挖掘内在潜力,走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
“滕头村也是从一穷二白起步的,当初被称为‘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到现在‘口袋富,脑袋富,家家都是小康户’,其中的关键是坚持绿色发展。”傅企平代表说,滕头村较早发展乡村旅游,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亿元。
傅企平代表说,“摘帽”的地区普遍生态良好,具有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从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有机农业等方面挖掘潜力,走生态富民之路。
俞学文代表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企业发展也得益于武义县的优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其实离我们很近。”俞学文代表表示。
朱张金代表来北京前,曾到景宁考察绿色农产品项目,吸引他的正是那里的良好生态环境。他告诉记者,他到全国各地投资农产品项目,第一个要求就是当地生态良好。对外来投资项目,他考虑的第一因素也是环境影响。
谋长远,多措并举补短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张金代表说,对“摘帽”地区,今后主要的支持方式,应进一步从过去的“输血”向“造血”转变,从资金帮扶为主向产业帮扶转变,从物资帮扶为主向智力帮扶转变,从经济帮扶为主向民生保障帮扶转变。“帮助这些地方加快发展,关键是要解决根子问题。”朱张金代表认为,同时要改进考核激励机制,更加注重考核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等。
“还要提升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傅企平代表说,这些地区交通区位劣势明显,这一短板不补上会拖后腿。
作为一名种了20多年草莓的农民,吴东良代表认为,当地政府要给农民创造致富机会,如扶持农民创业、引导产业发展。过去,建德种草莓的农户并不多,但当地政府看到这一产业的发展前景后,立即加强引导,逐渐形成规模,最终推动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如今,他所在的杨村桥被称为中国草莓之乡。他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富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