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5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翁浩浩 廖小清 黄宏)“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政府应该依法监督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确保‘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赵丰代表说。
赵丰代表认为,“一带一路”之所以以“丝绸之路”冠名,说明它不是一般的交通建设和经济项目,丝绸之路的基础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因此,依法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分重要。
赵丰代表说,由于丝绸之路上很多文化遗产位于地旷人稀之处,遭遇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破坏。各级人大要依据《文物保护法》,督促政府全面监控并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加大财政和科技投入,在国家层面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点科技专项,创新技术,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目前,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大等建立创新联盟,在丝绸之路沿途省区已实施2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与沿线国家开展1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人大也应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监督并参与文化遗产在中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让蚕桑丝织在丝绸的原产地得到生产性保护,建设蚕桑生态村落和丝绸特色小镇,推动丝绸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时尚产业和旅游发展。
“要开展丝绸之路对外交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赵丰代表建议,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从2015年起,每年将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逐步提高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参与度和支持力度。充分开展国际合作,广泛宣传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