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G20峰会专题 > 浙报全媒体报道 正文
从空心村“逆袭”看桐庐山乡巨变 美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2016年08月15日 09:25:50

新龙村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分水镇新龙村。

  浙江在线8月1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裘一佼 县委报道组 钱凌芸 通讯员王 金金)在浙江的地理版图上,有这样一个个特殊的名字:淳安下姜、南洞艺谷、古堰画乡、安吉余村……曾经地图上无甚出奇的所在,如今却是人们的度假旅行最热门的目的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丽乡村。

  6年前,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走遍浙江的乡村,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感受:“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浙江的美丽乡村,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改善,3万多个村庄实现了巨大的变化,迸发出无限的活力。

  农村的变化,也激发着“空心村”二次创业的热潮。我们走进杭州市桐庐县的一个小村,那里曾经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孤岛”,村民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如今村民们都纷纷回归,甚至还有杭州、上海的投资者慕名前来。“空心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从空心村“逆袭”看桐庐山乡巨变美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本报记者裘一佼县委报道组钱凌芸通讯员王金金

  村民们三个约定

  在“中国最美县城”桐庐,新龙村原本并不显眼。因为相比早已出名的荻浦村、环溪村、深澳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新龙村的历史并不悠久;相比乡村旅游的热门地芦茨村,新龙村的名气并不大。那么,它凭什么“火”?

  “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新龙村党委副书记陈拥军很自信,村里已经出现43家农家乐、精品民宿,400多张床位经常“一床难求”,他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新龙村已经开始“逆袭”。

  在新龙村,有一条马路叫“新龙大道”,路面平坦整洁,路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它从新龙村的3个自然村中穿过,长约2公里,投资200多万元,3年前投入使用,陈拥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它让新龙村变成了一座“兴隆村”。

  “以前村里到分水镇去,只能靠摆渡,错过了时间就要在对岸过夜,所以年轻人都到外面去了,也没有人会到新龙村来。”陈拥军告诉记者,新龙人一直以来最期盼的事就是通路。2007年,得益于浙江全省于2003年推开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00个以上、完成村庄整治1万个左右,连接新龙村与分水镇的新龙大桥开通了。

  桥通了,村里的自然环境突然变成了宝。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农业公司来了,造度假公寓的开发商来了,资金源源不断地流进来了。同时,乡村公路的相继建成开通,如同千万条毛细血管,原来孤独偏僻的新龙得以融入杭州、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圈,物资和资金的流入,让它告别了穷乡僻壤,让村民脱贫致富。

  小山村的变化就这样开始了。如今,得益于生态的新龙村村民们牢记着3个约定:山上的树是不能砍的,生活生产污水是要经过处理的,垃圾是要分类的。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江边有了宽阔的人造沙滩和木制栈道,村内有了平整的通道和指示系统,新龙村一跃成为当地美丽乡村的精品村。

  空心村二次创业

  村民叶洪波就被家乡这片绿吸引回来了。离村28年,他正在刚刚装修好的“忆庐”精品民宿,向一拨拨前来探访的自驾游客说着新龙村的变化。

  原来,这个民宿就是由叶家的老宅翻新而成。去年8月,叶洪波一口气投资500万元,把周围3幢民居也租了下来。近一年过去,有5个套间的“忆庐”一号楼正式营业。叶洪波说,他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前来新龙村的游客,能在村里住下来。

  这个想法并非毫无来由。就在今年5月底,新龙村的七彩百合花特色庄园里,300多亩的百合花海在分水江边盛放,一个周末就有上万名游客;镇里正在建设15.5公里的绿道,将串联起新龙、里湖等5个乡村;同时,八曲茶庄、溪畔农家乐、榆榕庄、九龙郡等项目的相继落户、建设和竣工,让新龙成为一个新兴的乡村游目的地。

  叶洪波回忆说,28年前他坐着渡轮才到了分水镇,并在镇上开店、办圆珠笔厂。2007年,新龙大桥建成,他开着车回到家乡,猛然意识到这里的山水开始与外界相连,家乡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这是一片多么难得的‘新大陆’啊!”

  目前在新龙村,已经出现43家农家乐、精品民宿,同时养生、漂流、帆船、房车营地、摄影基地等新的业态正在生长,在当地民宿经济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下,村民不仅有可能自己当老板,同时也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村里找到工作。去年,新龙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多元,相比10年前的1000多元,真可谓是“换了人间”。

  在桐庐,像新龙村一样,不少曾经的“空心村”也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机遇。当地出台了“乡乡有民宿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打造20多个民宿特色村,一些已经在城里安家的农民,可以自愿将在农村的闲置房屋有偿流转给村集体,然后再统一出租,相当于又增添了一笔收入。

  城里来了新村民

  不光是村民的回归,在新龙村里,还来了一批年轻的“新村民”。在这经营着“万强农庄”的小伙钱源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亲钱万强曾是这里落户过的知青,回城做生意赚了钱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新龙村承包山地种果树,想通过自己的创业带领当地的乡亲致富,还不惜血本,在山顶造了个可休闲可观景的建筑。

  现在,农庄已经交给钱源打理。“你看,我左侧的山坳里,是一个生态养猪场和有机果园,我右侧的山脚下,是度假住宿区。”钱源说,新龙村的好生态和人气让农庄的业务也逐年扩大,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城市小区配送绿色蔬果,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对这里情有独钟的,还有来自上海的年轻设计师王真桢。一次开车穿过S208临安段到达桐庐分水地界,她在新龙大桥上,被不远处半山腰的一株大樟树吸引。按着大树的方向,王真桢来到了新龙村的龙潭自然村,那里有一株树龄达600年的古树,古树下有一间破败的老屋。王真桢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一个名字跳进了她的脑海——“闲所”。

  她站在分水江边,把梦想家园一笔笔画下。与村里签下协议后,她通过网络发起建设众筹。两个月左右,她已召集起70名共建人,“大家都被这片独特的绿色之美所吸引。”王真桢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土建已经开始,明年3月“闲所”将正式营业。

  这些来自大城市的“新村民”,给乡村带来了新鲜的色彩。最近三年,到桐庐来的三农创业人员达6000多人,社会资本通过民宿和二次创业投入资金达7.8亿元,其中利用闲置农房招引艺术人士135人、专业投资团队45个,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金斌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