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缪佳敏 区委报道组华夏 蔡卡特)什么是获得感?对萧山市民来说,这一年来的环境整治带来的改变触手可得:天空更蓝了,萧山电厂2台60万吨的燃煤机组关停了,近三万辆黄标车淘汰了,一台台燃煤锅炉接受了清洁化改造,大气中的四项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大气优良率达63%;家园更整洁了,义桥石矿、九鼎石材等关停了,金首水泥厂、机场高速公路两侧的违建拆除了,萧山半年拆违累计578.3万平方米,3年拆违1639万平方米;湘湖更有品质了,即将完工的湘湖三期,将各类高品质酒店、博物馆、游乐园带到萧山,而曾经住在湘湖农场的人们也都搬进了安置房,过上了出门就是湖的新日子……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不断的提升中增加了幸福感。
表扬清洁家园
“56幢”的3封感谢信
好多年了,住在“56幢”二楼的姚奶奶不敢开窗,蜈蚣会从厨房的某个角落里爬出来,苍蝇会“嗡嗡”地撞着窗户的玻璃。烧饭时,最好还是把视线从窗前挪开——那时不时从高空抛下的各色垃圾袋,就挂在眼前的树枝上。更不用提从那座齐腰深的“垃圾山”上散发出来的味道。
“56幢”的曾经,就是这么脏乱差。
这幢位于萧山高田社区的5层高小楼,建在一座小山前,山坡与楼房的外立面形成一个倒三角的死角。楼里的住户常常用袋子把垃圾一装就往外扔。轻一些的挂在树上,重一些的就落在死角里堆积着。
由于社区里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没有保洁员可以去清理。就在几个月前,萧山北干街道发起了一次“清洁北干”的环境整治活动,姚奶奶就和社区商量,能不能趁着这次机会,解决一下“垃圾山”的问题。
很快,一辆中型电动三轮车开进了社区里。一起来的,还有十几位保洁员。他们架起梯子,爬进死角,把垃圾一点点清理出来。
原本深不见底的垃圾死角露出了干净的地面,树枝也不再结满“果实”。社区决定,定期找保洁员来清理。
“终于,我们高田社区的一座垃圾小山被搬走了……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写下这封信,表示感谢。”清理工作结束后,姚奶奶代表“56幢”,分别给社区、街道和萧山区政府写了3封感谢信。
这样不留死角的环境整治,今年以来在萧山各个社区展开。看到家园变美了,社区工作者们都决定把清洁家园行动作为常效机制坚持下去。
关停石矿
田老太重享好空气
“现在的空气真是好多了,晚上又能看到星星咯!”近日,每天晚饭后,年逾九旬的田老太都会坐在院子里乘凉。这种惬意的日子,换在一年多前,她都没敢想,“那时候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家中门窗都不能开,更别提在院子里乘凉了。”
田老太家在萧山义桥镇西山村,附近曾有不少石矿山。田老太回忆说,义桥人采石矿,从60多年前就开始了,上世纪90年代末愈演愈烈。随着大批矿山企业及矿产品加工机组入驻,许多超载运输砂石的大型车辆频繁进出,不仅将沿途道路碾压得残破不堪,还令两侧树木与庄稼蒙上厚厚的灰尘。
田老太就住在区级主干道春永线边上,这条路同时也是进出矿区的重要通道。多年来,一家人一年四季不敢打开窗户,门窗的缝隙里塞满大大小小的破布条,用以阻隔灰尘。
不仅如此,由于矿产品加工机组冲洗石料产生的大量黄泥水直接流入附近的蛟山河中,这条原本发挥防洪排涝功能的重要河流,竟成了一条淤积严重的泥浆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度受到威胁。
近一年多来,萧山对义桥境内石矿进行了全面整治关停。渐渐地,义桥区域再没响起过“轰隆隆”的炮声,村民们也不会再因灰霾粉尘而门窗紧闭。随着矿山区域道路环境修复工程的全面开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境况终于得到了改善。
湘湖扩建
老房子变成了湖景房
“原本破旧的小公房,如今已变成了湖景房。出门就是景,我这辈子都不曾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在湘湖农场待了大半辈子的黄渭昌老先生,已经84岁了,回忆起往昔的生活,他说得津津有味。
黄老先生说,湘湖农场转制后,碰到了严重的住房问题。那会儿,很多人都已经住进了楼房,但在湘湖农场,四代人挤在一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房子里,是很平常的事情。
2014年湘湖二期、三期建设期间,黄老先生的房子拆迁,安置房就在和三期一路之隔的湘湖南苑。
“我80多岁了,终于能在自家的卫生间里洗澡,感受开空调的滋味!”搬进新房,每天饭后,黄老先生最爱的就是和孙辈们去湘湖边散步。在这里,恢复成古湘湖形态的6.1平方公里湖面已成形,很快,湘湖就将成为杭州的又一个“美丽西湖”。
杭州萧山湘湖三期保护与开发工程是湘湖湖面恢复工程的收官之作,更是湘湖的点睛之笔。浙江日报记者潘良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