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2016中华榜书艺术高峰论坛暨“盛世钱塘”书法笔会昨在杭开幕
让我们来说说“榜书”这件事
2016年10月09日 05:33:03 来源: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郑施诗

  浙江在线10月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郑施诗)“榜书”,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其实只要环顾四周,就一定能发现它的身影。

  它,就是我们说的“大字”,例如宫殿、城门上的题字,或是店家、高楼的招牌。

  10月8日,世界榜书联合会2016中华榜书艺术高峰论坛暨“盛世钱塘”书法笔会在杭州开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榜书艺术家集结钱塘,好好谈了谈“写榜书”这件事。

  整个大会将持续至10月10日。

  二十多天前的一个上午,70岁的蔡轩朝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他想到即将在杭州开幕的榜书论坛和书法笔会。灵感一上头,他马上就跨到桌前写了两个大字——“天堂”。

  这幅字是专门为了杭州写的。一个意思是说杭州的景似人间天堂,另一个意思是,世界各地的榜书艺术家即将相会杭州,对他来说,杭州便成了天堂一样美妙的地方。

  蔡轩朝担任世界榜书联合会主席、上海榜书研究会会长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2004年,上海榜书研究会成立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榜书爱好者的支持。2011年,世界榜书联合会成立,直至今天,已经发展了12个国内创作中心和11个海外分会。

  在论坛和笔会中,50余位参与者的共同身份是榜书艺术家,在杭州华辰银座酒店4楼的展厅里,有他们的80余幅榜书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来自全球1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艺术历程。也让人好奇,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开幕式上,一句问好轻巧地回答了这个疑问,他们说:“亲爱的炎黄子弟们。”

  来自印尼的胡素丹写了“天道酬勤”,字并不大,反而很清秀。胡素丹的父母是早年移居印尼的华人,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教育她说中文、识汉字。在这样的背景中,胡素丹接触到了书法,并以企业家的身份投入其中,成立了印尼书法家协会,创办学校教年轻人写书法。2015年,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世界榜书博览会是她“找到大部队”的契机。

  甘肃省榜书研究会会长赵烈东从小学习的是国画,他说:“徽州卖纸的厂,没有我不知道的。”这个人,一年要写掉五千张纸。年轻时当兵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一个改不掉的习惯,即每天5点起床。退休后,他依然按照这个时间,溜达到工作室,花一上午练字。

  陈秉奎的榜书很独特,他坚持写的是瘦金体。虽然人在法国,但小时候接受的是传统私塾教育。他回忆儿时写字的场景还很开心:“小时候写字都是用毛笔,写得好,老师就给你批圆圈,别人是一个,我有两个。”

  走到一起,是一个互相吸引的过程。

  蔡轩朝回忆过去十几年间办过的大小展览和比赛,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像这一次在杭州举办世界榜书联合会2016中华榜书艺术高峰论坛暨‘盛世钱塘’书法笔会,希望今后每年都有一次。”

标签: 榜书;文化 责任编辑: 金许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