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站在文明晨曦里:一粒米的浙江万年

字体:
—2023—
01/03
07:38:59
2023-01-03 07:38:5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陆遥 叶梦婷

  编者按:2023年的阳光已如约而至。历史与未来交织,让我们用文化定义时代的坐标。浙江将会走多远,就从浙江文化有多深中,寻觅答案。10000年的上山、7000年的河姆渡、5000年的良渚、800年的南宋、100年的南湖……本报今起推出“先行看文化”系列报道,从文明深厚处、文化新貌里,聆听新一年的奋进之声。

  浙江在线1月3日讯(记者 陆遥 叶梦婷)迎着新一年的晨曦,记者站在了浦江“万年上山”的土地上。浙江的上山文化在几天前刚刚收获一个好消息: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与余姚河姆渡、绍兴宋六陵一起,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认识浙江,文化是一扇窗。打开这扇窗,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傲然而立——它向全世界讲述:稻米与中华文明,是怎样相互成就。

  一

  寒冬,位于浦江县的上山遗址保护展示馆,迎来一拨拨游客。人们在这里,惊叹于一粒炭化稻米,它有10000多岁,是上山先民驯化、栽培稻种的例证;在这里,人们看见博物馆里少见的稻田,两亩多地里,种植着近30个不同品种的水稻,是现代浙江人精心培育的各类稻作优质良种。

  麦和稻都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们来说,饭稻羹鱼是千百年的习俗。

  提起稻谷,浙江人常常会想到河姆渡。一直以来,浙江省的考古工作重心基本围绕以钱塘江为界的两大谱系:江北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和江南的河姆渡文化,一切都好像探到了源头。但真的是这样吗?

  2000年,38岁的蒋乐平来到浦江,这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此前一直从事河姆渡文化的考古研究。令蒋乐平没想到的是,中国的稻作文化史,正跟着他一起,从余姚河姆渡上溯到了浦江上山。

  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探坑。探坑里出现了让蒋乐平感到陌生的陶片和石器。接着,是越来越多的历史遗迹。2000年11月,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北边这个叫“上山”的小土丘上,一幅沉寂万年的画卷重现在世人眼前,那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图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10000至8500年。

  这里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黑”点:一粒炭化稻米,粒长3.732毫米、粒宽1.667毫米、粒厚1.723毫米,小到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这粒炭化稻米,证明万年前的上山先民已开始驯化、栽培水稻;它是目前考古发现中,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实证了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这里还发现了一块块夹炭陶片,一个个大口盆。考古学家不断修补,拼凑出上山人生活的片段。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如太阳一般鲜红的彩陶,是上山人精神文明的象征,陶器上神秘的符号,引人无限遐想。

  这里还有一排排柱洞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组成一个个长方形平面,其中暗藏着上山先民的智慧。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规整的房屋遗迹,干栏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说明上山先民已在旷野定居。因此,考古学泰斗严文明称其为“远古中华第一村”。

  上山文化的“最”,背后对应着农业起源、村落之始等关键词。蒋乐平说:“上山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样本,是人类从穴居走向旷野定居的万年实证,是中国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

  稻米滋养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同样也成就着稻米。刀耕火种的岁月里,先人尝试种植一个作物的逻辑往往是偶然捡到一颗果实,然后发现“这个好吃,种种看”。

  水稻与人们的相遇,却不是那么顺理成章。小麦、大麦、燕麦等都是旱地作物,水稻却生活在湿地里。“稻子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湿地这个特殊环境的时候才会发现和利用的植物,这是最根本的差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 

  更神奇的是,被人类驯化之前,水稻的原始祖本甚至不是一年生植物,也就是说,它未必每年都会结籽。上山人究竟是怎么挖掘出水稻的潜力,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有研究表明,在9000年前上山文化中期的桥头遗址时期,水稻或已经达到80%的驯化率。

  第一个将“水塘里的杂草”拿回家“种种看”的上山人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开启的,是一段怎样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明。让一段文明持续绵延的载体有很多,中国人和稻谷的这种相互成就,无疑是最好的例证之一。从上山,到河姆渡,再到良渚;从一株“水塘杂草”,到一粒炭化稻米,再到“苏湖熟,天下足”……稻米始终滋养着长江中下游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人们也从没有停止过驯化出更加完美稻种的追求。就像上山遗址保护展示馆那两亩多稻田种植的近30种水稻品种,“甬优9号”“老来青”“浙粳22”……绵延至今的不断创新,不正是对先人的致敬和传承?

  三

  从上山遗址保护展示馆往东北方向走300米,有一片葡萄架。2023年,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及上山文化研究中心将在这里开工。

  未来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148000平方米,在现有基础上,还将新建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上山文化研究中心、游客服务街区、休闲度假区、科普研学区、文化交流区等区域。其中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及上山文化研究中心计划在2025年开馆,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将力争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以此为依托,这里将打造成国家级研学基地,展示稻作农业特色景观,促进中外稻作文化交融,让全球青少年走进上山,领略上山文化,打造全球知名的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无论是考古学家、文物专家,还是各级政府……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为上山文化寻找一块又一块拼图,始终不忘那个更远大的目标——申遗。“良渚文化从发现到申遗成功用了80年,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同样任重道远。”蒋乐平说。

  目前,“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文本和管理规划已经进入评审稿阶段,接下来将尽快完成文本编制,力争上山文化遗址群尽早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截至目前,浙江已发掘上山文化遗址21处。然而,未解的谜题还有很多。202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山遗址区北侧的一片古水域展开考古调查。

  记者日前来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山工作站,工作人员姜富胜正仔细查看采集到的陶片。他说:“这是我们在上山遗址区北侧的两个剖面获得的,属于不同文化层的陶片,我在分析出土的典型陶片,对陶片年代进行判断,还要对文化层进行绘图记录。”2023年上山遗址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正在计划中,上山文化的丰厚内涵,还将进一步向世人打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考古;文化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