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活化石”引入生态开发 桑基鱼塘系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18日 15:26:33 来源: 湖州在线—湖州晚报 记者 施妍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等20余名院士专家组成的全国首个农业文化遗产院士专家工作站,本月落户南浔。随着工作站的成立,意味着“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桑基鱼塘传承千年的农作智慧

  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古法生态养殖模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种桑、养蚕、养鱼相互配合,用“挖深鱼塘、垫高塘基、塘基植桑、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综合种养殖模式,借助鱼塘,把桑、蚕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化成高蛋白营养产品——鱼……作为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典范,桑基鱼塘系统这种传承千年的智慧,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低耗、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

  章阿占是南浔区荻港村钞钿桥片农民,一辈子以养鱼为生的老章,在“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承包了6亩鱼塘。“现在的桑基鱼塘和以前可大不一样了。”老章说,通过补种桑树,过去破旧不堪的桑基鱼塘越来越“有样子”了,而经过清淤和堤岸修复,又小又浅、渐渐被荒废的旧鱼塘,又成了农户争抢的“香饽饽”。

  “活化石”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老章眼里的变化,源于2014年。

  那一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去年8月,该系统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程序。

  为了“申遗”,南浔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这片穿越2500年的生态农业“活化石”,打造成生态文明新样板。

  “短短3年时间,我们村先后投入近300万元,对桑基鱼塘进行保护性修复。”南浔区荻港村村委会主任杨明告诉记者,他们还对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挖掘,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得到传承创新发展。

  去年7月,湖州荻港桑基鱼塘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让这里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明年,我们打算在这里用60亩地推广生态养殖,如果市场能打开的话,不管对环境还是农户的收益,意义都很大。”何根法是研究桑基鱼塘的老专家,退休后在桑基鱼塘办公室发挥余热,提起即将实施的生态养殖,老何一脸兴奋。“现在很多水产养殖户都用饲料喂鱼,不仅影响水产品的口感,对水质影响也很大。 ”何根法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天气不好,很多用饲料喂养的鱼塘都产生了蓝藻,如果是用生态养殖,这样的情况就会好很多。老何说,如果效果好的话,他们还将进一步推广这种模式。

  “申遗”进入倒计时

  记者了解到,经农业部评审,今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列为中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申报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项目之一。

  “此次农业文化遗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将为‘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战略咨询。”记者从南浔区了解到,工作站建成后,将开展桑基鱼塘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探索该系统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与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框架等。同时,工作站还将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国内外领先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理论体系,聚焦、培养高层次的创新蚕桑产业和人才队伍,促使“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为国内外农业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样板。

标签: 申遗;生态;农业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1185564284474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