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4日讯(翁杰)消费不断升级,让越来越多的新老农人把目光投向农业品牌建设,希望借此创新农产品供给。然而,对大部分浙江农民而言,受“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环境限制,他们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在创建大而强的规模品牌上似乎有着先天缺陷。
那么,在几十亩、几百亩农田上,浙江农民能创出一个“叫得响、卖得好”的农业品牌吗?答案是肯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浙江农民创造了无限可能。
6月23日,省农业品牌发展大会在杭召开,向上百名参会的农业主体传授“新玩法”。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消费呈现个性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农产品的品牌体系也应该由多种差异性的品牌构成,既要有像“五芳斋”“不老神”这样大而强的品牌,也少不了更多小而美的农业品牌。这正契合了浙江多样化的精品农业发展的需求。
过去,创建农业品牌往往从规模着手,需要铺设大量的销售渠道,并配以大众媒体上的持续宣传,成本可想而知。而如今,消费群体去中心化,农业主体瞅准一个群体,精准传播。同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个标签化明显的群体,供他们去精准“狙击”。
发展农业品牌,农民应该具有发展“粉丝经济”的思维。每一个农业品牌都应该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消费新时代,你的忠实粉丝是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品牌创建的问题,才是品牌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许多农业企业总是基于产品角度进行宣传,向消费者介绍农产品的历史、资源、质量等等,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提供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
往深里说,农业品牌应该去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过去,我们的农业品牌往往侧重物质层面的传播,围绕消费者的色香味形等感官诉求。其实,除了这些,更应该传递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已有农业品牌成功的先例,褚时健的“褚橙”和市场上卖40元一公斤的“有信仰的老挝大米”便是如此。
当然,创建农业品牌绝不是农业主体一个人的战斗。各地政府更应该优化顶层设计,在发展全域品牌化的基础上,协同盘点资源,营造多元品牌生态,走上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有人说,农业品牌的作用就是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或者更进一步,让农产品产生溢价。其实,农业品牌更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量,也是塑造一个区域形象的最好载体。例如,仙居这几年通过打造农业品牌“仙梅”,引来游客,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在杨梅季,当地酒店的一个普通标间,价格就能从200多元涨到500多元,而且还“一房难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