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把运河故事装进手机 湖墅发布开启“双语”模式
2016年07月07日 09:26: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傅一览 通讯员 张琼

  倘若把仓库比作运河之胃,码头则是运河的牙齿。除了以各大粮仓为名的码头和星罗棋布的无名河埠,历史上的湖墅两岸还有响当当的御码头和鱼蟹码头……

  大运河申遗成功两周年,一段关于大运河畔的记忆被收集。

  经过两年的打磨,昨日,湖墅街道发布了《能不忆湖墅》散文集和影像,向世界推荐大运河,展示“十里银湖墅”。

  《能不忆湖墅》以湖墅运河两岸历史遗存、人文故事、市井生活、当代风情为题材,以青、中、老三代人对湖墅的印象作为全篇的内容,以不一样的视角展现“十里银湖墅”古韵今河穿越之美,描述了运河畔幸福宜居的生活状态。

  这本书由柯平、马叙、商略等知名作家到湖墅实地采风书写,中国鲁迅文学奖得主黄亚洲先生作序。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内容还被装进了手机。

  日前,街道的微信公众号“湖墅发布”改版,将书稿和视频的内容,用双语的形式,放进了这个微平台,设计了印象湖墅、IN湖墅、精彩湖墅三部分。

  打开手机,你可以看到关于湖墅的故事,可以找到湖墅辖区的人文景点,也可以了解这里的党建、民生、平安、招商项目。

  街道设计了一条涵盖卖鱼桥、珠儿潭、江涨桥、富义仓、大兜路、香积寺等景点的运河湖墅段人文旅游路线,以及可游览的多个市民悦学体验点。

  这一次,街道还聘请了多名外国留学生为“湖墅文化使者”,邀请他们来到湖墅,与街道的20多支文体团队,古运河之声艺术团、大运河集邮研究会、长乐书画院一起,用镜头、文字、绘画的方式记录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讲述运河故事,讲述杭州故事。

标签: 双语;码头;湖墅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