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鼓励货币化安置,推行“1+X”综合安置
杭州计划5年改造完成178个城中村
到202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现有城中村改造
2016年09月27日 09:16:16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丁岚

改造后的馒头山。

图表由杭州市建委提供

  记者昨天从市建委获悉,杭州新一轮178个城中村改造攻坚战正式启动,到202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现有城中村改造。

  根据计划,178个城中村中,拆除重建139个、综合整治21个、拆整结合18个。同时对2015年底前已完成改造的68个村进行“回头看”。未达到标准的村,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5年之后,主城区246个城中村将变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都市新区”。

  说起城中村改造,馒头山区块不得不提起。这里地处南宋皇城根,老杭州人守着自己的老风俗,历史厚重。摇着蒲扇,搬把躺椅坐在路边的树荫里消暑纳凉,是很多馒头山地区居民的习惯。随着这一带违法建筑的“繁衍”,这样的惬意成为奢望。车多,人多,让老旧的马路不堪重负。老杭州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这里已经是主城区最破旧的社区之一。

  2015年11月,50年未变的馒头山开始了一场城市有机更新,共清退群租户3800余人,拆除违建总面积约31740平方米;在凤凰新村,100余户家庭完成了拼厨接卫,同时有700余户家庭接入了燃气管道;道路旁立起了马头墙,花箱里开满了月季、鸡冠花。

  到今年4月,整个馒头山地区旧貌换新颜,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杭州范本”。

  同样是今年完成的城中村改造中,城南的始版桥社区也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里一直住着一批对这个城市有很深眷恋的老杭州人。然而,成片成片的自建农民房,头顶密密麻麻私拉乱接的电线,贴着河边违法搭起的出租屋,一波又一波来到城市短暂落脚或是渴望扎根的外来租客,那一片变得无序和杂乱。

  今年,那里也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换血改造”。截至目前,近江村和望江村已经全部整村拆迁,始版桥社区利用拆迁以后的土地,打造了一个绵延1.2公里的樱花特色主题公园。沿河的绿化带上,种植667棵樱花树,紧贴绿化带就是一条游步道,到了明年春天,居民可以走在游步道上赏樱花。

  截至目前,2016年“攻坚战”涉及的目标任务中,沈家、杨家墩等17个村已启动整村改造,云峰、东冠等2个村已完成整村征迁工作,平安桥、章家坝等18个村已基本完成改造,草庄、庆隆等5个村全面完成改造。

  城中村改造时,征收被补偿人如何安置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

  市城中村改造办负责人介绍,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中,会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逐步减少实物安置房建设,推行“1+X”综合安置办法,即原则上每户1套安置房,其余实行货币化安置的方式。


标签: 馒头山;改造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