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郑志敏)
担任杭州拱墅区卫生局干部保健办主任一年多,副主任医师占德华最大的感受是,更忙了。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有心理问题,那还得了!——如果说,一年前,他刚参加区里的党员干部心理关怀课题调研时,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还对这个话题遮遮掩掩甚至讳莫如深,“觉得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疾病”,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愿意找占德华了解、咨询、分享自己的心理状况。
“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不同程度上给每一位社会个体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尤其是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心理问题。”拱墅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区层面建立心理关怀系统,提高干部心理素质,正是拱墅区在过去近两年里,为提高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的有益探索。
做心理测评的干部越来越多
科学看待心理问题
在位于拱墅区政府内的干部心理关爱室,记者见到占德华,他正在逐份分析9月份通过“党员干部心灵家园”网站提交的心理测评报告。自从今年1月网站开通以来,每个月通过网络开展心理测评的党员干部人数都在增加。
“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意识到,心理的健康、心态的平和,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压力越大的时候,越是如此。”在占德华看来,这样的趋势并不意外。拱墅区提供的这份“心理承压”小测试,一共有15道选择题,正常情况下,一两分钟即可完成,通过测验,每个人可以实时得到自己的“压力指数”,并通过结果了解该心理指数是否在正常区间,“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疾病,但如果坐视不管,后果也会变得很严重。”
拱墅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让每一位基层干部都拥有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正是拱墅区委组织部努力打造心理关怀系统的初衷。但调研启动之初,他们遇到的阻力超出预料,“有些部门觉得,日常工作已经很忙,还要配合做这样的调研是浪费时间,甚至有个别同志觉得这是对他们隐私的侵犯。”
放弃,还是继续?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关注干部心理健康这个问题,事实证明,那些具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干部,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痛苦,而且极易在工作方面、廉洁自律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等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引发各种议论和猜测,有损机关党员干部整体形象,“只要拥有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大部分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治疗减缓或治愈,而有些严重的心理疾患,更需要通过及时的组织手段予以解决。”
近三成人有职业倦怠倾向
负面情绪需要宣泄
2015年初,拱墅区委组织部邀请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党校、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的专家,专门组成调研组,历时半年多,通过对该区10个街道、部分区直部门等1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访谈,并通过6套心理关怀测评问卷,对1000余名干部进行测评。
最终出炉的调查报告表明,拱墅区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一些情况需引起重视:有13.43%的党员干部感到闷闷不乐,对生活提不起兴趣;13.25%的党员干部经常感到烦躁,对一些指向未来或不确定的事件感到过度不安和担心。此外,在抽样调查中,拱墅区机关、街道、社区等各层面的干部,有21.07%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表现,另有332人存在职业倦怠倾向,占抽样人数的30.18%。
让占德华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在访谈环节,各位基层干部卸下防备之后的坦诚——有些街道“一把手”说,每到周日晚上就睡不着觉,有的为数十次上门做工作还得不到群众理解而苦恼……特别是讲到因工作忙而忽视了家庭责任时,有的党员干部因为内疚忍不住失声痛哭。
“这正说明,基层党员干部长期在心中积累的负面情绪,需要一个宣泄渠道。”占德华告诉记者,“心理疏导在当今社会已不算新鲜事,在政府部门打造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把心理健康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标准,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应该大有可为。”
“必须要明确一点,一个干部有压力、有焦虑感,并不意味着他不合格。”拱墅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科学研究表明,在日常工作中,适当的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甚至能激发斗志、产生动力,但一味陷入情绪中,则容易对自己以及家人、同事造成负面影响。
新形势下,管理干部、关爱干部既要用好传统经验和办法,也要用好现代科学的新手段。这位负责人说,正确评估党员干部的压力,建立健全预测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帮助干部摆脱困境,既能提升干部工作生活幸福指数,也有助于实现组织管理和干部个人管理的互融互通。
系统化打造用人体系
关爱干部从“心”开始
调查报告指出,以解决问题作为压力应对主要方式的党员干部占59.54%,但分别有21.37%和17.84%的党员干部,选择问题逃避和情绪逃避作为压力应对的主要方式。“最理想的减压方法,是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要通过引导,让大家正确掌握应对自己心理波动的科学方法。”占德华说。
陈陶育是拱墅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中队的执法人员,和他的同事们一样,他的工作要三班倒,而且多以处理群众的投诉、纠纷为主。“在执法过程中无论受到什么委屈,我们都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很多时候感到很委屈。”他告诉记者,城管工作压力大,还往往不被理解,即便工作多年的他,面对一些无厘头的纠缠尚且会动气,更别提那些新加入城管队伍的年轻人了,“回到办公室哭鼻子的有,把脾气发到家人身上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心理关怀系统的介入,过去几个月来,他明显发现,身边同事们的气顺了。全局系统的心理培训,专业医生的定期疏导,还有分专题的讲座减压,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情绪,“有情绪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坏脾气要上来的时候,先深呼吸,不让坏情绪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