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外收获” 环境整治带来民风之变产业新生
2016年08月30日 11:14:17 来源: 金华日报 报道组 刘小红 蔡凤 记者 黄晓华

  浙江在线8月30日讯 清晨5时,东阳市巍山镇平安村村民赵维忠扛着洒水壶,从村子西头到东头,一路为绿化景观带浇水。这份义务差事,他已经坚持了5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次。

  “今年天真热,多亏有你照料,否则花花草草早枯死了。”在村里,赵维忠都会收获热情的招呼和由衷的夸赞。平安人惊奇地发现,环境整治提升不仅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连这个游手好闲的单身汉也像换了个人。

  党员带头,村容村貌大变样

  赵维忠今年55岁,一直靠亲戚接济过日子,以前对村里的工作并不支持。“去年我去他家整治乱堆乱放,他还跟我放狠话呢。”说起那一幕,村支部书记叶桂芳真觉得不可思议。赵维忠的变化缘于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中的带动。

  平安村邻近新怀万线,村里有两家大型红砖厂,外来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1/3,环境卫生管理压力不小。

  老党员赵肯忠家门口就是上千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早晚人群散去之后,都会留下不少垃圾。创建美丽乡村启动后,年近八旬的赵肯忠拿起扫把,每天义务打扫,还给附近绿化带拔草、浇水。

  党员干部冲在前,普通村民深受感染。渐渐地,绿化带里多了一块块责任牌,牌上写着责任人的姓名。不比吃不比穿,就比谁认领的绿化管理得好,这在平安村成了一种风气。村里划定20个党员绿化责任区,党员做得怎么样,不仅要接受村民的评判,还直接跟党员积分制管理挂钩,形成了道德和规章双重约束。

  有了群众基础,平安村开始大手笔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升级改造污水管网,绿化景观取代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分类变成现实,村里的绿化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

  “在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素质也在提高,干群之间、邻里之间变得更加和谐。”联村干部胡楚楚说,“现在村民在散步时,常常会拨开绿化带,拔出几株杂草,捡起些许垃圾,就像侍弄自家的田地。”

  因地制宜,浓郁乡愁在流淌

  150个古陶罐切割后种上四季海棠、凤仙等花卉,摆成各种创意造型,散落在村庄每个角落,形成一道道别有风味的绿化景观。

  这是村里年轻干部的主意。村里有古窑址,不缺陶罐、瓦片,还有不少磨盘、古树。很多村民都毫无保留地把这些老物件捐献出来。

  早在去年6月,平安村就完成了房前屋后的整治。但是,仅仅干净整洁,还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美丽乡村。“我们应该再往前跨一步,打造出平安村的鲜明特色。”村主任赵神孝说。在巍山镇美丽乡村指导团的建议下,村里对古建筑进行恢复和修缮,新建房屋也采用仿古设计,20多户赤膊房穿上了“古装”。

  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形状各异的池塘星罗棋布。如今的平安村,成为新怀万线旁一幅秀美的江南画卷。这样的美景超乎很多村民的期待,有的村民花钱整治房屋后,并未主动伸手领补贴。他们说:“有这样的效果,自己掏钱也很值。”

  产业谋划,美丽经济现生机

  碧绿的荷叶丛中,荷花竞相绽放,莲蓬点缀其间。刚刚过去的夏天,平安村村口的荷花池一派“江南可采莲”的丰收景象。

  叶桂芳没想到,第一年试种就吸引了这么多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他自豪地介绍,他们引种的不是一般荷花,而是宣莲中的上品“芙蓉王”,它不但具有很强的观赏型,莲子的味道也极佳,平安村种荷花的名气一下传开了。  美丽景致能否成为美丽经济?对此,平安村两委没少花心思。村口4亩荷花池原本是一处地势低洼的农田,一到雨季便积水严重、恶臭熏天。经过多次商讨和考察,村两委决定把它修建成荷花池,与新建的乡愁文化公园相映衬。他们计划,明年在村口至怀万线近100多亩农田里全部种上荷花。同时,利用地理优势,与周边的东山贤、桓松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形成休闲观光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型农业和产业格局。

标签: 东阳;治水;旅游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