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身有所憩 心有所寄 嘉兴市打造近400个农村“精神家园”
2016年07月23日 16:45:1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孔越 通讯员 蒋玺

  浙江在线7月23日讯 打牌声少了,戏曲声多了;关起门来的人少了,聚在一起的欢笑声多了;暑假里无所事事的孩子少了,文化道德宣讲多了……如今走进嘉兴的很多乡村,村民们无不对村里的文化礼堂啧啧称赞,都说有了这么一个可以聚、可以乐、可以学的场所,让农村人也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据悉,到2015年底,我市累计已建农村文化礼堂354家,覆盖43.4%的行政村,2016年我市规划再建92家农村文化礼堂,其中省定重点70家。

  发展三年实现“华丽转身”

  从2013年试点以来,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的发展历程。一件件旧物、一部部村史,勾起回忆往事,连通村庄文脉;一台台文艺演出,一场场培训讲座,把“文化大餐”送到村民家门口,温暖了老百姓的心头……如今,农村文化礼堂在嘉兴已经由单一的文化活动场所向农民精神家园的“华丽转身”。

  “西浜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不久前,当稚嫩的童声朗诵起濮院镇西浜村的村规民约时,坐在崭新的文化礼堂里的吴进财激动得眼里泛起了泪花。

  原来,这个文化礼堂是40多年前吴进财和许多村民一起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如今,装修一新的礼堂再次启用,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希望这里能成为全村人学习、业余活动的好去处。”75岁的他依旧对礼堂充满了憧憬。

  “剪纸丰富了我们的暑假生活。”近日,秀洲区新塍镇富园村文化礼堂里一堂生动的剪纸课精彩上演。新塍镇巧用文化礼堂阵地,精心组织开展“春泥计划”暑期快乐营活动。

  “一到寒暑假,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成了不少村民的心事。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平台,家长和孩子都高兴极了。”对于在文化礼堂开展“春泥计划”活动,富园村相关负责人一脸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娱乐场所,更多时候它呈现出的是传承和美乡风、传播道德文化的特质。”

  据了解,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以往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升级版,升级主要体现在农村文化礼堂是一个“文化综合体”。3年来,我市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礼堂、讲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充分整合农村科普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设施资源,开辟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等展示展览场所,拓展农村文化礼堂功能。

  打造红色文化的嘉兴品牌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培育礼堂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礼堂的作用,显得日渐重要。嘉兴是党的诞生地,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我市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嘉兴品牌,坚持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建“红色殿堂”,种“红色细胞”。

  秀洲区新塍镇沙家浜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区里一位老干部曾在这里讲了一堂《了解过去,把握今天,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课,用革命的故事,让孩子们铭记历史,好好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讲到精彩处,博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

  “过去的光荣历史已深深烙在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心中,依托文化礼堂,我想让孩子们知道,革命岁月真苦,才有今天大家的甜,我把革命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就会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英雄值得崇敬。”他说。

  如今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了村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里开展各类活动的场地,也成了村民接受红色文化的课堂。去年9月起,我市“红船宣讲团”以“红船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市、县两级党校教师、基层宣讲员为骨干,组织65名“红色讲坛”成员,开展了一系列“送党课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如嘉善县突出打造“善文化”特色品牌;海宁市在已建农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我们的礼堂”八项系列活动;平湖市引入“乡村记忆”展示,努力做到“一村一品”;桐乡市则以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弘扬德孝文化为主题,开展“好家风”建设、“四好家庭”星级评创等活动;海盐县对未建文化礼堂的村逐一进行实地走访,以期早日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推动理论宣讲进农村文化礼堂,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宣教和传承功能……可以说,全市近400座文化礼堂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村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支撑

  2013年,在海盐县沈荡镇美丽乡村送戏下村演出中,该镇新招聘的4名村级文化管理员各施所长,成为台上新“焦点”。当年52名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全部按照一类管理员进行公开招聘,完成率达到49.5%。

  海盐在全省率先实现文化工作下派员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全覆盖,负责文化礼堂的运行管理、文体团队的培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目前,该县80后、90后已经占到文化员队伍的98%,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86.9%。

  记者了解到,“两员”让文化礼堂具有巨大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他们组织文化活动,依托专业素养、策划能力,找准了文化礼堂性质和农民群众需求最佳结合点。

  我市从2013年4月起,开始全面推广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和文化下派员制度。每年,宣传文化部门都加强“两员”培训,举办全市文化专管员培训班,各地采用“走下去、拉上来”方式,对“两员”进行民俗礼仪、戏曲声乐、群文理论等方面培训,每年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00期以上。

  据悉,到去年12月底,全市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同时,先后成立了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及各专业支队、区域支队和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现有文化志愿服务队伍300多支,拥有文化志愿者近1万人,形成了以专管员为主体,指导员、文化志愿者相辅助的三支基本队伍,推动了农村文化礼堂与原有文化资源的场所共享、功能互通。

标签: 农村文化;文化礼堂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