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姜云解读:山体滑坡为何难防?
2016年10月01日 06:24:0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李风

  浙江在线10月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李风)“我省地质灾害有三个特点:点多面广、突发群发、小灾大害。”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姜云告诉记者,滑坡、崩塌、泥石流,是我省主要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占到五成以上,像遂昌县苏村这次遭受的山体滑坡就是我省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

  姜云说,滑坡有4个特点:破坏性、突发性、隐蔽性、复杂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准确预报山体滑坡非常困难,虽然不像预报地震一样遥不可及,但也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另一方面,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人口密集,小灾容易造成大害,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破坏性,像大中型的高速滑坡,滑坡体还没到,气浪这个“先遣部队”就已经把前面的车吹翻、人吹走。而“主力部队”的破坏力更强。突发性,指滑坡是山体内部力学变化“量变到质变”,前期一般比较缓慢,可一旦质变,滑坡就“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隐蔽性,因为地表以下岩土体的结构构造等“看不见、摸不着”。复杂性,每个地方地质条件都不一样,每起滑坡成因机理也不相同,要完全搞清楚,往往是在事后。

  谈到本次苏村遭受的山体滑坡,姜云认为,“鲇鱼”在该处造成的雨量虽不是特别大,却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浙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主要是降雨诱发型。”姜云说。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姜云说,一是监测预警,二是工程治理,三是避让搬迁。

  目前,我省经过一轮轮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基本上弄清楚了,目前从省到县,都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加大治理投入。目前全省有6000多名“群测群防员”时刻盯着50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苏村隐患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事实上,在滑坡前数小时,当地就已经组织村民撤离。

  “除了监测预警和工程治理外,其实,最彻底的方法,还是对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姜云认为。近年来,我省推出了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万千百十工程”,通过新农村建设、下山脱贫、异地搬迁等,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老百姓搬迁到安全的地方。近两年来,浙江省每年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1万多户。

  “还没治理或搬迁的地方,就要特别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姜云说,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预兆,比如滑坡体地表出现裂缝隆起、房屋或地基开裂、山坡上土块或石头掉落,以及泉水井水变浑、水量水位突变等。一旦发现临灾前兆,应该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标签: 山体滑坡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