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让革命之火燃遍浙南——追忆浙南红军骨干郑海啸
2016年10月22日 06:15:45 来源: 浙江日报 吴佳蔚 沈正玺

  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蔚 沈正玺) 翻开眼前的《郑海啸纪念文集》,郑海农动作轻缓,如待珍品,纸上每一个字的温度都透过指尖直达内心——这是祖父一生的传奇。身为浙南红军骨干,在温州平阳,郑海啸的名字深入人心。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1936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浙南党组织与闽浙边临时省委取得了联系,平阳县凤卧乡周围村庄成为浙南游击根据地的组成部分。郑海啸积极为党工作,1937年3月,被任命为中共瑞平中心县委书记,肩负起了中共浙江省委和红军挺进师的后勤服务工作,让革命之火燃遍了浙南。

  崇学上进 立志革命

  1900年,郑海啸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曾读过3年私塾,无奈家境拮据,15岁开始他就随父亲务农,后又习得一身功夫,在当地小有名气。郑海啸先后被群众推选为村和乡农会会长,带领大家开展减租斗争。

  “大家都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当时,郑海啸深刻感受到团结群众和提高大家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于是,他与大家商量,把村里的私塾改为凤林初级小学,让更多农家子弟有机会读书。村民举双手赞成,并推选郑海啸为校长,兼任教员。学校没有课桌椅,郑海啸就带头把家里准备修房子用的木头捐出来。学校办起来后,他又对困难家庭学生减免学费。

  1930年5月,中共平阳县委到凤林初级小学找郑海啸,向他宣传革命理念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郑海啸当场就表达想入党的愿望。经过学习和锻炼,1933年6月,郑海啸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月,党组织决定郑海啸参加国民党政府凤卧乡乡长的竞选,在群众支持下,他顺利地当选。此后,郑海啸一面以乡长的身份公开在社会上层活动,一面从中了解国民党地方组织内部情况和县、区政府的动态,处处抓住有利时机为共产党工作。

  大公无私 以身作则

  1935年初,在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之时,红军挺进师临危受命,孤军深入国民党统治最严密的浙江开展游击战争。挺进师的斗争,从战略上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也支援了邻近游击区的斗争,打开了浙江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1937年9月至1938年3月,郑海啸承担起中共浙江省委和红军挺进师的后勤服务工作。

  当时条件极其简陋,为了让大家生活过得好些,保证训练、学习和工作的顺利进行,郑海啸依靠当地党组织,想方设法为部队和同志们筹到大量衣被和充足食物。

  1937年冬天,由于部队指战员没有棉衣、棉被,郑海啸派人买来棉布、棉花,请来几十位裁缝师傅,发动妇女赶制衣被,及时发给指战员。而当时,他自己仍盖着一条破旧的薄棉被。

  一天早晨,粟裕和刘英到郑海啸的住处,看见他床上那条很薄的旧被子,便问他怎么不盖新的。郑海啸回答说:“新被子是给同志们准备的,弄脏了不好。”之后,刘英在干部会议上表扬了郑海啸公私分明的好品质。

  1942年,郑海啸的弟弟郑志荫被派往外地执行任务,临行前提出想要一双布鞋,但当时部队里只有一双布鞋,郑海啸劝诫弟弟:“你穿了新鞋而其他同志没有,影响不好。”郑志荫接受哥哥的意见踏上征途。

  以郑海啸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用大公无私的精神感动了当地民众,也成就了当地党组织强大的号召力。1939年7月21日至30日,省第一次党代会在平阳召开,大会选出了出席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并选举产生了新的省委。到1939年冬,全县党支部从1937年的58个发展到98个,党员从407人增加到1860人。

  坚强不屈 无惧勒迫

  1940年至1942年,是郑海啸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连续失去了3位至亲:身为平阳县委凤林交通站站长的妻子金澄梅,为严守党的秘密,被国顽军用枪托打成重伤不治身亡;弟弟郑志荫,带领一个武工组开展工作时,遭国顽军包围追杀,在突围过程中牺牲;大女儿郑明德,随武工队到平西区工作,完成任务返回途中被捕,后壮烈牺牲。

  特别是郑明德被捕后,武工队的同志多次向郑海啸要求去劫狱。但郑海啸为了大家的安全,坚决反对。郑明德在监狱里表现得极为坚强,经受住了种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让敌人一无所得。

  据平阳县党史办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老奸巨滑的国民党平阳县县长张韶舞使出一个恶毒的办法。他托人捎信给郑海啸,言明只要郑海啸回信说女儿年少不懂事,就可以释放郑明德。郑海啸不为所动,答复说:“我们抗日,他们反共,没有什么好写的。”

  张韶舞不死心,第二次捎信来,说只要郑海啸写上“请释放”三个字就放人。但郑海啸依然咬紧牙关不松口。“郑海啸心里很清楚,张韶舞是想拿他的字到群众中去做文章,破坏党的声誉。”平阳县党史办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

  就这样,1942年6月27日,郑明德在平阳县城英勇就义。后来,国民党顽固派烧了郑海啸的房子,还挖了他家的祖坟。但所有这些,丝毫没有动摇郑海啸革命到底、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祖父的革命事业,让郑海农敬佩不已,也让平阳这片用热血铸就的红色土地上的人们延续对红色的崇敬和向往,走在新长征的大路上。

标签: 海啸;浙南;武工队;红军;党组织;革命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