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别让电梯不文明伤害了文明

字体:
—2023—
08/23
08:51:10
2023-08-23 08:51:10 来源:浙江宣传

  电梯是很多人每天出门的必经之路,邻居、同事、陌生人都会在这里“狭路相逢”,这个“方寸之地”可以说是居民素质的高度浓缩地,文明的一面和不文明的一面都常有发生。

  最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倡导文明乘梯。往深处说,电梯里的文明是撬动整个社会文明素质提升的一根杠杆,先有人的文明,再有社会文明;从现实生活中看,文明乘梯现状不容乐观,发生在电梯里的各种奇葩行为不少,由于超载、长时间阻挡等导致的安全事故、争吵事件时有发生。

  前不久就有个地方因为电梯超载,最后进梯的3个人被劝说之后仍不肯出去,由此还引发了锁喉、扇耳光等行为,令人唏嘘。

  所以,文明乘坐电梯,不是个人“小节”问题,值得谈一谈。

  一

  有了电梯的加持,一座座高楼崛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电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2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梯保有量达964.46万台。此外,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10年来,我国电梯总量增长近4倍,每天乘坐人次超过20亿。可以说,电梯和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紧密。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令人担忧的现象,因外因导致的电梯故障事件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其中,生活垃圾堵塞导致电梯开关门受阻、野蛮搬运导致电梯门变形、阻挡关门时间过长等人为因素,都是造成电梯故障的原因。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一颗果核、一团废纸、一块木条,都有可能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甚至酿成事故。因为电梯门一般要由门锁和相应的电气安全触点来验证是否关闭到位,一旦有坚硬的异物卡在滑槽内,电梯控制系统会判定门系统有故障,进而会自动进行保护性停梯,造成梯内人员被困。

  再比如,电梯内屡禁不止的吸烟问题。且不说二手烟的危害,电梯属于高度密闭的空间,如果烟头通过间隙掉落在电梯内部的机件上,容易导致电梯故障,甚至引发火情。

  由此可见,文明乘梯这件事,我们真的大意不得、马虎不得。正如有人说,电梯往上行,别让文明“往下走”。

  二

  比上述安全事件更为普遍的是不文明乘梯给他人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电梯内胡乱按键、拦梯等行为,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过。梳理这些行为和表现,主要有4种类型。

  “漫不经心”型。一些人习惯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作口头禅,把旁人的好心规劝视为小题大做,对自己的不文明乘梯行为却总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蛮横霸道”型。一些人没有认识到电梯间也是公共空间,当惯了“霸道总裁”,把电梯间整成了脏乱差的“吸烟室”“垃圾间”,把旁人的权益视为无物。

  “纵容放任”型。网络上有不少人曾反映,自己乘梯时碰到过“熊孩子”在电梯里上蹿下跳、乱按按钮的情况,或者是宠物随地排泄的场景。究其原因,还是家长或宠物主人疏于教导。

  “任性恶搞”型。前段时间,一种颇具魔性的“电梯舞”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吸引了众多跟风效仿者。个别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和眼球,长时间在电梯内进行舞蹈视频拍摄,占用公共资源。

  以上列举的这些表现,虽然只存在于少数人群当中,但造成的观感差、体验差,在无形当中给他人带来了困扰。而且很多时候,旁人怕引发矛盾和冲突,对此不敢说、不好劝。

  文明乘梯是维系千家万户安全的纽带,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起来,采取必要且管用的举措加以推动和规范。

  

  实际上,近几年各地在倡导文明乘梯上积极探索,想了不少办法。

  一类是刚性的硬约束,比如苏州市去年正式实施了电梯安全条例,规定电梯乘用人不得违反的十项内容,还明确电动自行车或其蓄电池不得带入乘客电梯,拒不听从劝阻的,“由消防救援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另一类是柔性倡导,通过宣传教育、发放手册、张贴标语等形式,让文明乘梯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大家内心。

  但从实际效果看,提升空间仍有不少。比如,各地文明乘梯的规定虽然出台了不少,但没有严格执行,有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我们鲜有听说后续处罚的报道。此外,柔性倡导的作用也不够明显,一些人对电梯内的提示标语似乎早已形成了视觉“盲区”,想在里边吸烟的还是吸烟,打闹乱跳或拦梯的行为也依然存在。

  文明乘梯是个体文明和社会文明在电梯里的一次次投射,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和影响,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找准徙木立信之举,刚柔并济、久久为功。

  在规定执行上要强化刚性,维护法律权威。关于文明乘梯,相关规定需要不断建立完善,更需要严格执行的勇气、推动落地的决心。现在大多数电梯都安装了监控设备,真要对不文明乘梯行为开刀,硬件上已经不成问题,关键要下定决心,敢于动真格,对屡次违反文明乘梯、安全乘梯规定的,严格按照规定去处理,毕竟每个人都是“电梯文明”的直接受益者。

  在宣传教育上要创新形式,关注实际效果。设计提示标语要多一些创意,内容上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元,尽量少用生硬的说教、固化的模式进行宣教。除了正向引导,还应当更加重视反向的警示教育,让更多人受警醒。

  文明乘梯既需要道德法治的约束,也离不开大家每一次举手投足间对文明的坚守。文明是一个人最好的装扮,要注意唤醒每个人心中文明的种子,提升人们对文明的认知度、认可度,把文明乘梯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在电梯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根发芽。

  小空间折射大文明。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厚德载物、谦谨躬行是中华文明的古训。某种程度上讲,电梯容纳了一个人的涵养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当一个个个体自觉地走向文明、拥抱文明,建设现代文明这座高楼大厦才有坚实的基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电梯责任编辑:王志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