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岳阳楼记》为谁而写

字体:
—2023—
08/27
11:35:47
2023-08-27 11:35:47 来源:浙江宣传

  中国古代名篇不断,在写楼台的文章里,数《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最为脍炙人口。《滕王阁序》为王勃所作,青春气息飞扬,文采斐然,是唐文之杰作;而《岳阳楼记》则是范仲淹的大作,是宋代文章的典范。

  论文采,《滕王阁序》或更胜一筹,但论格局气象、境界底蕴,《岳阳楼记》更值得咀嚼。所以,很多人少年懵懂时,往往更喜欢读《滕王阁序》,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更深刻地感悟到《岳阳楼记》里熠熠发光的人格魅力和穿越千古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与浙江颇有渊源,比如他被贬桐庐期间,兴学校建书院,影响深远。作为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这篇作品,各行各业几乎无人不曾读过。这短短的516个字,为何有如此魅力,能对抗世事的变迁而历久弥新?它到底为谁而写,于今日还有怎样的意义?

190a9bb7bfa499482a85fd789aea1fcb.jpg

位于桐庐的范仲淹纪念馆

  一

  为谁而写?其实文章已交代明白,是为好友滕子京而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两人是同年进士,之后又在泰州任上和西北前线共事过,关系愈加紧密。最重要的是,两人有共同的政治理想,滕子京是范仲淹庆历新政坚定的支持者和推行者。

  滕子京敢作敢为,看不惯的事总要“路见不平一声吼”。比如,他寂寂无名时,就仗义执言,冒着巨大风险上书让当时的刘太后还政。结果被贬到京外去了。

  人到暮年,他为何“谪守巴陵郡”?是他被政敌抓到把柄,陷到公用钱案子里。查到最后,滕子京只花了三千贯公钱,用于招待“诸部属羌之长千余人”。滕子京当然不是私吞公用钱的贪官,“死后家无余财”。最后,经范仲淹等极力保荐,滕子京才得以免除牢狱之灾,被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岳州。

  滕子京并不服输,在岳州任上大干一番,取得一定成绩后,便决定重新修葺岳阳楼。这一次,他谨慎很多,采用了类似“众筹”的办法——当时岳州有很多“老赖”,欠债不还。他便发布一个通告,“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随后“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巧用帮民间催债筹措了款项,修建了岳阳楼,一举两得,消除隐患。

  建成之后,滕子京特意写信给范仲淹,说:“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范仲淹受此隆重邀请,便一挥而就写成这篇雄文。滕子京又请苏舜钦书写、邵餗篆额,时人称滕子京政绩、范仲淹文章、苏舜钦书法、邵餗篆刻为“四绝”。

  由此可知,《岳阳楼记》首先是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写,是劝慰关怀之文,劝慰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从仕途的蹭蹬和人生的逆境中走出来。

  二

  除为朋友而写以外,其实此文也是为范仲淹自己而写。

  文中写的是“庆历四年春”,这年份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段时间范仲淹正经历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变故。他撰文时,人在邓州,再一次受挫远离了朝廷中心。他倡导的庆历新政,轰轰烈烈开场,最后却无疾而终。支持新政的整个团队,包括韩琦、富弼、欧阳修在内,也都被赶出京城。 

  范仲淹素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当时的宋仁宗也想励精图治,觉得政局非改不可,就支持范仲淹大刀阔斧革新。范仲淹施政的纲领就是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其十事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官长,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这十项建议除“修武备”之外,都被宋仁宗一一采纳,并下诏付诸实施,史称“庆历新政”。

  从改革内容看,基本围绕吏治改革、富民强兵、加强法治三大块进行。吏治改革对当时的官场触动很大。如“抑侥幸” ,把原来靠恩荫制度进入官场的路给变窄了;如“明黜陟”,废除了三年一升迁的惯例,改为按政绩选拔。这就动了很多人的奶酪,引起了很大反弹。有人劝范仲淹,你这一笔勾下去,就抹掉了人家的帽子,要引起一家人痛哭啊。范仲淹很坚决地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相比,庆历新政只能算局部改革,但对当时的北宋王朝依然震动巨大。刚开始,宋仁宗非常坚定,但时日一长,反对声音一大,他就开始动摇了。

  反对派们并不直接攻击改革,而是转为攻击改革团队的人品。他们营造各种舆论朝议,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营造成朋党。臣子们结党营私,是天子最为忌讳的。而欧阳修还奋起反抗,写了著名的《朋党论》,用“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之别为自己辩护。但这篇文章无异于火上浇油。天子一动摇,结果新政还没全面铺开,就开始逐渐偃旗息鼓了。范仲淹被迫离开京城,最后兜兜转转去了邓州养老。

  在邓州时,滕子京送来了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图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是安慰滕子京,更是在勉励自身。

  三

  严格地说这篇文章也不只是为自己和好友而写,更是为了激励天下士人而写,是为了激发世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而写。 

  范仲淹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格言。庆历新政的失败,其实是他人生仕途的第四次跌落。他从小丧父,寄人篱下,年轻时苦读,靠读书才改变了命运。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据理力争,遵从内心的价值法则。他一生四迁四黜,愈黜愈勇。

  第一次被贬,是冒险请刘太后还政给宋仁宗, 结果被贬到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当通判。第二次被贬,是劝谏宋仁宗不要废除郭皇后,结果被贬到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当知州。第三次被贬,是力战当朝权相吕夷简,又被贬到饶州(治今江西鄱阳)当知州。最后一次被贬,便是庆历新政失败被赶出京城。

  范仲淹不懂得为官之道、不懂得明哲保身?当然不是。这一切,就如他在谢表中所说:“臣非不知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理或当言,死无所避。”

  范仲淹的好友梅尧臣,眼见他老是惹祸受难,便专门写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劝他要学报喜之鸟,不要做乌鸦报凶讯而惹是生非。而范仲淹回写了同题的《灵乌赋》给梅尧臣,坚决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有自己的偶像,东汉的严子陵便是其中一位。严子陵多次拒绝同学刘秀征召,隐居富春山下。范仲淹被贬睦州时,对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尤为向往,到任后便修筑了子陵祠,并作《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最后几句朗朗上口,尤为震撼人心——“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唐宋之际,多是冯道这样的不倒翁在朝,惟利所趋,道义不存;北宋初年,多是晏殊、章得象这样的太平官,而范仲淹的横空出世,其人、其言、其行、其德,都给宋代的士人树立了典范。在其引领之下,仁宗一朝成为北宋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而《岳阳楼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文字灯塔。

  《岳阳楼记》这段文字穿越千古,至今依然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成为历代无数仁人志士一生的精神底座和理想追求。相传,到了明代,有个名叫范从文的御史犯了死罪,朱元璋一听他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孙,对其允诺免死五次,而日后免死的凭证就是朱元璋手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条幅。

  《岳阳楼记》,其实也是为你我这些平凡之人而写,勉励你我心藏热血,志存高远,心系苍生。让我们再一次温习那铿锵有力的话语——“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