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重温日记里的女排精神

字体:
—2023—
10/08
11:00:28
2023-10-08 11:00:28 来源:浙江宣传

  10月7日晚,在杭州亚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战胜日本队,成功卫冕亚运会冠军,再次点燃排球热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排展现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给国人带来无尽的自豪和骄傲。

  绍兴市档案馆里有个陈招娣档案特藏室,2018年开放时,袁伟民、郎平等老女排功勋成员都曾来参观。特藏室里,一本本泛黄的日记尤其引人注目。日记里密密麻麻的文字,出自中国女排名将陈招娣之手。这些资料是迄今为止“五连冠”时期中国女排工作和生活场景最详实的记录,也是对中国女排精神的生动诠释。

  时值杭州亚运会,陈招娣档案特藏室已完成提升改造再次开放。今天,我们翻开日记,回味那一个个关于热爱和拼搏的动人故事。

  一

“我们要正确对待形势……切忌急躁,要沉着、果断、勇敢,今天这场球一定很艰难的。”这是第三届排球世界杯决赛前,陈招娣在日记中留下的一段文字。彼时,中国女排离夺冠仅一步之遥,但字里行间依然透露着一股冷静和理性。1981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府立体育会馆,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决赛在中国队和日本队之间展开。这是中国“三大球”距离世界冠军最近的时刻,也是日本队誓死捍卫的主场,一场比技术、比作风、比战斗意志的大赛一触即发。

  比赛开始,中国队很快进入状态,干净利落地拿下两局。然而,日本队极为顽强,在第三局开始了凶狠的反攻。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这是陈招娣面对对手强势进攻时的钢铁信念。在一次奋不顾身的救球过程中,她不慎与队友发生碰撞,导致腰伤加剧、疼痛钻心,连带着动作也有些变形。

  “她的腰疼得更厉害了,但她一声不吭地坚持着。”这是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对比赛场面的动情解说。为了给队友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为了比赛胜利和国家荣誉,陈招娣咬牙坚持了下来。

  日本女排连下两局扳平比分,比赛来到了残酷的决胜局。日本队以15:14率先拿下赛点,所幸随着“铁榔头”郎平的一记重扣,周晓兰和孙晋芳连抓两个拦网,全场结束的哨音响起,中国队3:2战胜日本,以七战七捷的全胜战绩,首夺世界冠军,开启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黄金时代。

  然而,举行颁奖仪式时,陈招娣的伤痛已经使她无法自主站立。队友背着她走上领奖台的一幕,也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拼到最后一刻、拼到无法站立,球迷们给这个出生于水乡绍兴的江南女子,取了个如梁山好汉般的昵称——“拼命三郎”。

  二

  热爱可抵万难。对于排球事业,陈招娣具备这种赤诚与热忱。

  “谁还想加练一会儿?”教练袁伟民冲着这群疲惫不堪的姑娘大声问道。“我加练一会儿!”一位灵巧秀气的姑娘抬起头来,抢先回答。这是语文课文《苦练》中的内容,这个姑娘就是陈招娣。

  陈招娣一直是队里公认最肯吃苦、最不怕苦的球员。

“今天训练中情绪起伏比较大,今后一定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才行,战时看平时,战时靠平时。切记!”  

  在日记中,陈招娣总是认真总结反思每天的收获与不足,有时候一丝情绪波动都被她诉诸笔端,并引以为戒。

  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陈招娣的腰伤变得非常严重,每次赛后腰仿佛要断了一般。医生告诫她不能再打球了,再打球就要瘫痪了,可她硬要打钢钉上腰带进行训练。医生感叹道:“我就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

  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女排颁奖仪式的直播镜头中,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雀跃着登上冠军领奖台,画外音朗声诵出“CHINA”,陈招娣站在人群中高举着鲜花与奖牌,眼里闪烁着泪光。

  正是在这一届亚运会上,中国在奖牌榜上首次力压以往“霸榜”的日本,从此再未让“第一”的宝座易主。

  新德里亚运会后,陈招娣正式退役。退役后作为教练,她依然保持着赛场上那份细致和认真:她在日记中认真记录下每位队员的名字,旁边仔细标注好她们的身体数据、性格、作风、优缺点等。1993年,陈招娣正式告别排坛。在日记中,她写下真情告白:

  “虽然离开了中国女排,但是我的心和这个战斗过的集体跳着一样的频率。”

  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日记中这寥寥几字,道尽了陈招娣对女排事业的拳拳之心。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对排球事业念念不忘。

  那是2013年的初春,临近生命终点的她,找来了自己多年的好友郎平。这才有了影片《夺冠》中那催人落泪的一幕:陈招娣紧紧握住郎平的手,劝说她回中国女排执教:“回来吧,回来吧……我们大家都支持你。”这一刻,一滴眼泪从陈招娣眼角滑落,也狠狠砸在了观众们的心上。

  而在现实中,那一年郎平本无意竞聘中国女排主教练,但是陈招娣的执着激励了她。2013年4月,郎平正式出任女排国家队教练,开启了中国女排新的篇章。

  人事有代谢,精神永不灭。当我们再次打开陈招娣留下的那一本本被岁月尘封已久的日记本,泛黄的纸张保留下那一段段光辉岁月,诉说着中国女排精神发轫、传承和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这支队伍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中艰难起步、在苦练实干的自我砥砺下艰苦成长,有过成功登顶的辉煌,也偶有跌入低谷的挫折。但它始终以无所畏惧的意志、顽强拼搏的韧劲、团结战斗的作风、永不言败的骨气,奋战在世界体坛,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10月7日,在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夺冠 图源:人民日报

  可能很少有一支球队或是一项运动,能像女排这样,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与中国的时代精神划上等号。女排精神是一代人的传奇,也是属于中国腾飞的缩影。

  在那个年代,女排姑娘们用一记记势大力沉的扣球声告诉国人,只要对梦想昼夜不舍,就总有回音,无论对手是谁、多么强大,她们都选择迎难而上,咬牙向前。在一程又一程的夺冠之路上,她们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自信心,坚定喊出:我们可以!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女排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中国女排给国人带来的至深感动,已经超越一项体育运动原本的意义与价值。今天,对陈招娣一幕幕往事的回顾和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不单单是对中国女排的记忆,更是属于国家和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杭州亚运会的十多天时间里,总有一些瞬间令人心绪翻涌、热泪盈眶:人们或感动于奋斗者坚持不懈梦想成真,或感慨于运动场上的虽败犹荣,或感佩于赛场内外每一个人的善意与勇气……而这些,都将成为饱含温情和力量的珍贵回忆,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起而行之、奋斗进取。

  【档案资料】

  陈招娣,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女排的核心队员。为纪念这位女排前国手,绍兴市档案馆开设了陈招娣档案特藏室,收藏了她的17个奖杯、37块奖牌、47份荣誉证书及1万多张照片,陈招娣日记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之一。2023年9月,陈招娣档案特藏室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已重新开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