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容貌焦虑该缓缓了

字体:
—2024—
01/04
09:47:10
2024-01-04 09:47:10 来源:浙江宣传

  “18岁以后就要抗衰”“越早抗衰越好”……近两年,一些医美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以容貌焦虑为卖点,把眼光投向了年轻群体,引发热议。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社交平台,仅#容貌焦虑#一个话题就超过1.2亿人次阅读量,与该话题相关视频的播放量更是超百亿人次。

  不少网友表示,“离开美颜相机,感觉整张脸就是个错误”“宁可瘦死,也不要做个胖子”,甚至一些女明星都坦言有容貌焦虑,话题屡上热搜......在这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人们对容貌的要求不断“卷”出新高度。

  不禁思考,容貌焦虑究竟在焦虑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图片

  社交平台上与容貌焦虑相关话题的截图

  一

  “容貌焦虑”,指的是人们因对自身容貌体型不自信而产生的焦虑不安、自卑逃避心理。

  中青校媒曾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就有关于容貌焦虑的话题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其中中度容貌焦虑的比例女生要高于男生,重度容貌焦虑的则是男生所占更多。可见,容貌焦虑不分男女,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心态。

  容貌焦虑者所焦虑的,不外乎是担心自己不够美,害怕自身因此在社会中失去竞争优势,等等。

  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是汉魏晋时期如赵飞燕般纤细体轻,唐朝时期体态丰腴的审美主流,还是明清时期回归娇柔苗条的美学潮流,千百年来人们的审美观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人们一直在追逐美、崇尚美。

  追求美是每个人的权利,可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与容貌紧紧绑定在一起,其投射出来的则是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不认同。“我这样到底好看不好看?”当生活被焦虑裹挟,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这种“追求”就成了累赘。

  有的人容貌上微小瑕疵被无限放大,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此类心理暗示;有的人沉迷于“美颜滤镜”带来的美貌假象,逃避以真实面容活在现实生活;还有的人追求极端的“瘦、白、美”,走进过度整形或过度节食的恶性循环,仿佛活在枷锁之中。

  

  到底要多美才是美?其实美丑本无固定标准,主要来自于社会审美的整体导向。近年来,“高颅顶”“精灵耳”“反手摸肚脐”“锁骨养金鱼”……一些有些畸形的审美迅速走红,让不少人对容貌的焦虑值急速上升。到底是谁在背后制造容貌焦虑、“添油加火”?

  “博眼球式”内容引导。一些自媒体及影视作品为追求“眼球经济”,过分追捧所谓的“理想美”,比如“A4腰”“筷子腿”,让大众在无形攀比中形成体像烦恼和容貌焦虑。一些明星、网红为吸引流量、获取打赏,常常过分强调外貌与身材的重要性,并不断推送各种关于“变美变瘦”的小技巧,让人们产生了必须要不断“修正”自身外貌身材来获得他人认可的心理。

  “颜值溢价”过度追求。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漂亮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偏爱和机遇。如有的机构用数据表明,女性的身高每增加1厘米,其工资收入会提高1.5%到2.2%,而身材偏胖对于工资收入和就业都有负面影响......如果没有别人美,就意味着可能在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损失,焦虑感就会油然而生。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需要打个大问号。

  “美丽营销”过分鼓吹。焦虑的情绪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消费欲和购买欲。一些商家极力鼓吹“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你不涂口红的样子,跟男人有什么区别”等广告语,用洗脑的观点编织着“美貌至上”的谎言,试图让女性心甘情愿掏腰包购买昂贵奢侈品、化妆护肤品和新款服饰,不自觉跳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此外,现在人们都能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展示形象的照片和视频,然而很多人都倾向于展示自己觉得满意的部分,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这也会助长自己和别人的容貌焦虑。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应该有单一、固定的审美模式。美丽不该被定义,也不应有标准。那些所谓的“黄金比例”“魔鬼身材”都不过是世俗的眼光为千姿百态之美所戴上的枷锁。那么,如何才能打破枷锁?

  走出焦虑,活出自我。从个人角度而言,需要改变“自我客体化”的思维方式,即不必过度在意外界评价,而要敢于活出自己,正视、悦纳自己,不夸大先天的缺陷,也不要忽视自己的优点。中国传统审美历来就具有包容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除了外貌,美还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腹有诗书的气质、元气满满的活力、健康自律的生活、豁达开朗的品性、优雅淡然的心态、专注执着的精神等。

  我们常说某个人很有气质,其实气质并不取决于五官。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都可能沉淀并熔铸成独特的气质。眼睛小也可以目光如炬,个子不高也能够精神焕发。与其活在焦虑中难以自拔,倒不如保持步调,建立稳定的精神内核,不断通过实践历练提升自信,从内心深处绽放出永不凋零的花。

  弊则补之,决则塞之。《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就提到,市场监管部门对制造“容貌焦虑”等情形予以重点打击。从政府角度而言,相关部门应主动靠前,在整治营销乱象、虚假宣传乱象等方面采取更多有力举措,进一步清除不良情绪滋生的土壤。

  比如,减少直播平台、综艺节目等刻意对容貌焦虑等话题的不良引导;加强对互联网医美营销信息的监管,禁止医美宣传向未成年人渗透,对无资质提供服务、擅自使用未经报批药物的机构予以严厉查处;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对利用他人肖像进行炒作恶搞、肆意攻击等行为进行整治,等等。

  以心向美,以美润心。从媒体角度而言,新闻报道应更多地为崇尚真善美的正能量鼓与呼,不给过分营销美丽的流量让路。真诚是美,朴实是美,平凡也是美,走出对美的认知误区,我们的新闻舆论引导还可以做得更多。不妨把镜头和笔墨多给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少聚焦纯靠颜值博出位的流量明星和网红。

  从整个社会面上而言,我们都应该主动打破“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等单一定势审美,充分挖掘引导健康美、内在美,欣赏和包容更多美的不同形态,用奋斗、坚强、拼搏的姿态,演绎出每个人的美丽人生。

  总而言之,对抗容貌焦虑,需要走出对美的认知的偏狭误区,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自信自立。当我们开始真正学会欣赏自己时,就不会被焦虑所困扰。接受自身的不完美,真诚拥抱镜子里那个从容、平和、自信的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孤版”,让人闪闪发光的绝不仅仅是脸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