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治水治气一样重视土壤污染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 赵光育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防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要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
这个表述让全国政协委员赵光育感到很欣慰,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今年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土壤污染的治理已经是他第四年关注的问题了。今年赵光育再次带来有关土壤治理的提案,建议尽早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应加快立法进程。
“在土壤污染治理上,期望国家层面能成立一个由环保、农业、水利、国土资源,财税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土壤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各部门联动。不联动,信息不共享,这件事就做不好。”另外,国家层面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将财政转移支付与土壤整治实施考核结果挂钩。“将土壤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开展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并严格执法,向社会公开重污染企业名单及其环境信息情况,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赵光育说。
除此之外,赵光育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来看,各地土壤污染防治的第一步是要摸清家底,也就是详查污染情况。“希望我们能够像治水治气一样去重视,扎实推进。”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交流项目的针对性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 崔巍
关键词 文化 走出去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如梦如幻的西湖山水倒影中震撼盛放,这一幕久久留在大家脑海中。
为了向世界展现这台优美、典雅的晚会,全国人大代表、《最忆是杭州》主创团队成员、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和剧院的60多名演员们,为此足足准备了一年的时间。
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这让参与其中、奉献于G20杭州峰会的崔巍备感自豪和鼓舞。“去年的那一切,就好像昨天,历历在目。很为我们的杭州、我们的浙江、我们的国家自豪,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美好的今天。”崔巍动情地说。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也是崔巍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上,她也带来了一份《关于“文化走出去”的几点建议》。
崔巍认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全面发展的关键与动力之一,而“文化走出去”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崔巍曾率团前往美国演出,反响强烈,在这次交流活动中,她深受启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加强文化交流项目的针对性,根据当地的风俗、审美习惯等因素,有针对性的选择演出及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好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用特色小镇模式破解垃圾治理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环境集团保洁员 陈腊英
关键词 垃圾 分类
昨天,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清扫保洁员陈腊英格外兴奋。今年,她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进垃圾“三化四分”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建议。其中有一点是关于推广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这个建议来自她的工作实践。
“我们单位现在所在的天子岭静脉小镇,是浙江省的100个特色小镇之一,它是一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我觉得以特色小镇模式来破解垃圾治理难题的经验,值得推广。”
同时,陈腊英也认为,垃圾治理是系统工程,要实现设备标配、分类准确、运输合规,末端匹配的系统治理,这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各自发挥相应的作用又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山水美更要人美
全国人大代表、更香有机茶业董事长 俞学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美丽乡村
今年是俞学文代表第十次坐在人民大会堂听取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听完,依然很激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有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俞学文对此深有共鸣,他在建议中提出,美丽乡村,不光是山美、水美、田美、屋美,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
“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消费方式。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俞学文说。
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要舍得在人才身上花钱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校长 杜卫
关键词 高校 建设
作为一名教育人,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容。
“要强国肯定要以做强高等教育为基础,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把“双一流”建设列为2017年的教育重点,这让杜卫受到了鼓舞,同时,他也担心在这个建设中会出现浪费现象。
所谓的浪费包括突击花钱、重复购置设备等,有的设备还没到年限就报废等情况。
杜卫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还要累计计算,我们高校有211,有985,还有2011,这些都有资金支持,那么这些钱都要计算在内,对使用情况加强监督。”在杜卫看来,资金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有效的部位。
“建设资金不仅要用来搞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买机器设备、实验器材等,更重要的是要把钱花在人才身上。”
引进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组建高质量的团队,让他们静下心来做教学科研,就是杜卫觉得的“最有效”的部位。
“现在,我们有些优秀人才的收入实在有点低。要给优秀知识分子、科学家高薪酬待遇,要送他们去进行国际交流,不仅只是给他们头衔,还要有物质保障,这样才能激励更多人安心去搞科研,而不是通过跳槽来获取较高的收入。换个角度来思考,再高精尖的设备也是需要高精尖的人来操控的,所以更要舍得在人才上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