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杭城迎来雨雪,气温骤降。一大早,丽水代表团驻地已是一派热烈讨论的氛围,来自各行各业的省人大代表,就自己感兴趣的发展话题交流、沟通,热情洋溢,信心满满。
上午10时许,代表团会议刚刚结束,省人大代表、丽水市莲都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主任吴小梅回到房间,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大红色的证书。“前不久,莲都颁发了丽水市首批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我特地带了一本来。”吴小梅代表拿出手机,翻开证书扫了扫首页右上角的二维码,土地承包方、权证代码、承包地总面积等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点击语音播报。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近七成户籍人口在乡村。“对丽水老百姓来说,领到权证就像吃了定心丸,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 吴小梅代表说。
作为丽水代表团里唯一的“90后”,省人大代表、缙云县老翁家庭农场经营者胡虹芳对于乡村的未来同样信心满满。她房间的书桌上,放着厚厚一沓建议手稿与资料,不少段落有仔细修改的痕迹。胡虹芳代表告诉记者:“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这次的建议是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本着回馈家乡的初心,大学毕业后,胡虹芳代表决定回老家创业,经营花卉种植。“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都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初创资金、贷款难,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等。”胡虹芳代表深有体会地说,当初为了筹集资金、摸透土壤配方与植物习性,她走了不少弯路。“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业创业的资金扶持,建议联合有关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及利率、简化贷款程序、延长还款时间等。另外,建议联合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回乡创业者进行培训,指导攻克技术难关。” 胡虹芳代表说,希望未来能涌现越来越多新型农民,为丽水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人大代表、浙江斯凯瑞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荣昌是丽水代表团的“活跃分子”,他这次带来6份建议,其中有一份就和乡村振兴有关。陈荣昌代表认为,“乡村建设,人才必不可缺,建议加大对农村基层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力度。”
陈荣昌代表曾经做过调研统计,从净数字上看,丽水一直都是人才输出区,每年从丽水考入高等院校的人数远远大于毕业后回乡就业人数。近5年来,丽水企业、教育、科技、卫生等基层一线流失的人才达2500余人。而目前在丽水农村,卫生、农林等专业技术人才尤其匮乏。
“农村尤其是山区基层人才缺乏和流失,是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陈荣昌代表建议,可以借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后发地区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流失等方面建立 “人才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可根据后发地区人才总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补助。此外,可每年根据当地需求,将定向培养纳入高考招生计划,推动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帮助基层解决人才紧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