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8全国两会 > 大会要闻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沈满洪——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018-03-10 07:45:28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丁谨之

  浙江在线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丁谨之)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并系统阐述了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严控填海造地。

  沈满洪,全国人大代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2015年起,他开始重点关注海洋生态经济环境领域。此次参会,他呼吁,建设“美丽海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海洋环境已迫在眉睫。日前,记者就海洋环境保护的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如何?

  沈满洪:放眼全国,较之于陆地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相对滞后,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中的短板”。海洋环境污染不仅威胁海洋生态系统,还影响着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健康发展。

  记者:您认为改善海洋环境现状、治理海洋污染的根本举措是什么?

  沈满洪:首先要切实落实“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海洋环境的退化,根源在于入海污染物总量超过了海洋环境容量。因此,改善海洋环境质量,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尽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机制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但该制度的实施进展较慢。因此,需尽快建立系统完整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检测技术和监测体系,提出明确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此外,还应多管齐下,取缔普遍存在的“排海工程”(污染物排放地从河流、湖泊变为海洋,且入海污染物排放标准低于陆地污染物排放标准);原则上禁止填海围涂等“涉海工程”,必须上马的特殊工程须经定量化的环境影响评价,报经国务院审批;加强海洋运输中的环境保护及安全监管,建立海洋运输环境事故的“损害赔偿制度”;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解决海水养殖中的污染问题等。

  记者:与陆地环境保护相比,海洋环境保护有什么特点?对此,应采取怎样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沈满洪:相较于陆地上的湖泊、河流,海洋的公共物品属性更为明显。因此海洋环境保护面临更复杂的情况,难度也更大,需要政府、企业、公民、非政府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共同致力。为此,政府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其在污染防治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构建全国性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政策统筹,加强同一流域上下游地区间的合作,推进大江大河入海污染物管控。

  此外,针对环保执法中的“多龙治海”现象,通过国家机构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机构职责,提高执法能力;基于现实情况,优化“休渔期”制度建设;划定生态红线,积极探索海洋海岛自然保护区建设。

  记者: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大家有了共识,但是不少地方因各种因素制约,仍觉得很难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沈满洪: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当社会生产力还未达到一定水平时,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确存在不小难度。冰岛、新西兰、瑞士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发展阶段。

  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浙江10多年来的探索,已将这一理念化为生动现实,证明了这一理念所具备的高度科学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定力、勇于担当、放眼未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舍弃带污染的GDP。

标签:海洋;生态;环境 编辑: 杨静涛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视觉设计室制作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