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宽1米、长3米的《百鸽图》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厅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细观这幅立体画作,鸽子的每片羽毛都清晰可辨,花瓣的每条脉络依稀可见,更神奇的是——这一切都由细碎的麦秆拼贴而成的。
这就是刚被列入我省首批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浦江麦秆贴”。
在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中展出的这幅《百鸽图》,出自83岁的麦秆贴艺人蒋云花之手,她和伙伴一起花费了30多天才制作完成。
蒋云花是浦江县中余乡周宅村人,她告诉笔者,在几十年前,浦江地区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子几乎个个都会用麦秆做些小玩意儿,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时,麦秆常会被编制成蒲扇的扇芯或被剪贴成窗花。蒋云花的麦秆贴手艺就是三代祖传的。如今,浦江地区还会麦秆贴手艺的已不足百人,且都是老年人,村子里能掌握麦秆贴全套工艺的仅剩下6个人。
麦秆贴起源于明代,最早脱胎于麦秆团扇芯的剪贴工艺,传说由艺人倪仁吉首创。在清代同治年间由民间艺人金翠娥重新挖掘制作,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特色工艺。那时候,每逢春麦收获的季节,民间艺人都会在田间地头挑选出光洁的麦秆,经漂白、染色压成麦秆薄片,剪贴在白绢或纸板上,逐层粘贴成画面。
“现在的麦秆贴比古时候的麦秆贴丰富很多。除了单一的平面剪贴,还有立体剪贴。既可以是彩色的,又可以是本色的,还可以是水墨色的。”蒋云花自豪地介绍说,“麦秆贴镶在镜框里,比画还好看呢。”
但要学会麦秆贴工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做麦秆贴的选材很重要,只有麦穗下面第二节秆才能用,长约15厘米到20厘米。收集来的麦秆管要先在水里浸泡一周使其软化,再把麦秆管对剖开,刮平,漂白,将麦秆管用白胶或树胶拼接成20多厘米见长的整片“麦秆图”,按照设计草样,用剪刀、镊子和上胶针修剪成图,按序贴在金丝绒或绸布做的底版上,用镜框装裱密封保存。
一般说来,麦秆贴作品如果避免阳光暴晒,可以保持几十年不褪一点色,自然光泽能始终如一。
在民间艺人那双打满皱褶的双手指点下,我们感受到了麦秆贴那份历久弥新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