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玉环县大麦屿滩涂上,两座90多米高的巨大钢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10万吨级码头宛如一条巨龙探入东海,这就是建设中的我国首座装备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电厂——浙江华能玉环电厂。该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4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工程建设2台100万千瓦机组,于2004年6月开工,预计2007年底投产。电力专家指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节能、环保、节水先进技术代表了我国燃煤电厂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充当了开路先锋。
发电多≠用煤多
这是一个让外行看了不知所以的专业名词——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电力专家用最简单的说法阐明了该技术的优越性:与我国2004年平均供电煤耗相比,应用这种燃煤发电技术发1度电可节煤约88克;按照我国目前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如果全国燃煤电厂都采用该技术发电,每年可节约原煤2亿多吨。
能耗高,单位燃煤发电量远远落后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燃煤发电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缺电的背后是缺煤。据统计,2004年我国煤炭供应量约为19.8亿吨,而实际需求量约为21亿吨,其中,仅电煤需求就比上年增加1.2亿吨。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要求,今后15年,我国将新增火电机组3亿千瓦以上,这就要求届时的电煤供应量将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见,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煤炭供应量严重限制了以燃煤电厂为主的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造一批高效节煤型的电厂已迫在眉睫。
华能玉环电厂工程负责人李建民指着在建的1、2号机组告诉记者,按年发电量5500小时计算,4个机组全部建成后的电厂全年可发电220亿度。与目前广泛使用的亚临界燃煤机组发电厂比较,华能玉环电厂每年发出相同的电量可节约用煤40万吨,真正实现了发电多不等于用煤多的节能目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目前,我国的发电用煤占国内煤产量的一半以上,煤炭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燃煤电厂发展的关键因素。华能玉环电厂率先使用国际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代表了中国燃煤发电厂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燃煤电厂节煤发电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工人正在浙江华能玉环电厂码头紧张施工(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发电多≠污染多
2004年的统计显示,燃煤发电产生的灰渣约占全国灰渣的70%,烟尘排放占工业排放的33%,二氧化硫排放占工业排放的56%。陆延昌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我国燃煤发电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面对电厂240米高的巨大烟囱,工程负责人李建民似乎看出了记者的担心,他笑着说:“我们发电多,但绝不代表污染也多。”
据介绍,华能玉环电厂由于使用了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用煤量得以降低,由此产生的污染物均相对减少。同时,电厂在环保上投入巨资,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均有严密的防治对策。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的评估会认为,华能玉环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属于洁净煤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电厂经处理后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排放浓度均远低于国家规定限值,其他污染控制指标也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废水回收甚至达到100%。因此,工程建设对稳定当地大气环境状况和提高我国电力生产总体水平均有积极作用。
陆延昌告诉记者,在我国燃煤电厂提高使用超超临界机组的比例,是减少污染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这既是长久之计,更是当务之急。华能公司在建设环保型电厂方面为国内其他电厂带了个好头。
发电多≠用水多
燃煤发电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和化学补充水,对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技术的机组,每百万千瓦的耗水量在每秒就要0.12吨淡水。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200吨,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华能玉环电厂全年生产需要淡水800万吨,而玉环县作为浙江省的重点易旱缺水海岛县,全县7座水库的满库容蓄水量也只有不到2000万吨,水资源困乏已经开始影响该县的可持续发展,800万吨淡水无疑是极大的负担。
没有淡水,就向海水要淡水。华能玉环电厂开创了中国“双膜”法海水淡化工艺的先例,投资2亿元建造了每小时制水量达到1440吨的海水淡化系统,使电厂所需淡水全部来自海水淡化。
与此同时,华能玉环电厂对全厂工艺用水分类分质进行了优化,使淡水重复利用率达64%以上,废水重复利用率达100%,显著减少了淡水资源的消耗。电厂机组每百万千瓦的耗水量为每秒近0.09吨,接近每秒0.08吨的国际先进水平。
陆延昌指出,我国水资源相对困乏要求把“节约用水、降低水耗”作为研究燃煤发电技术的重要课题。在努力提高淡水重复利用率的同时,沿海地区采用淡化海水工艺,内陆地区研究矿井水处理办法。建设节水型电厂,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省煤、环保、节水,使华能玉环电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燃煤发电机组热效率、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燃煤发电厂之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实现了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质的飞跃,也使中国电力工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