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标杆】
●在最新出炉的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浙江的上榜县(市、区)有30个,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
●截至2005年6月,全省累计签订山海协作项目1911个,协议总投资567.61亿元,到位资金246.94亿元,欠发达地区有组织输出劳务10.55万人。
●到2005年8月,我省已通过政府财政资金补助的形式,投入上百亿元,新建改造了30000公里通村公路路基、路面,已有20个县(市、区)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部分县(市、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
【亮点评说】
常山水泥有限公司管理部员工鲁霞君:我家就在常山县辉埠镇的辉埠村,前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8月份,绍兴的光宇集团在我们这里建起了干净整洁的新型水泥厂,我幸运地成了厂里的一名职工,可以在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父母亲,收入也更多了。公司里像我这样的本地人占了多数。
以沿海发达地区带动山区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山海协作工程,让浙江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日前,万向集团又追加投资1亿多元,在浙西山区开化建设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欲把开化建成“浙西硅谷”。同为上市公司的新安化工,也在开化投资有机硅及硅粉生产项目,年产值已超过4亿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兴起一个硅产业群,行业年利润超过亿元,信息时代受到追捧的硅产业,正逐步成为开化这个传统林业县的主导产业。
开化县的变化,正是我省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一个例证。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开始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带动了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促成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统计资料显示,随着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水、衢州等市,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上半年,丽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1.52亿元,同比增长26.8%。同样,截至7月份,衢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已达到6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6.88亿元,同比增长30.6%。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根据浙江实际,提出要发挥山海资源优势、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全面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等三大工程,加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力度,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2004年11月26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丽水召开的“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上指出,统筹区域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浙江完全有条件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统筹区域发展路子。
在同一次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提出,把“山海协作工程”品牌做大做强,使之在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木板的长短越均衡,用同等木料的木桶装的水就越多。浙江的全面小康何时实现,就看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何时能拉长。区域统筹之路正是一条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相对均衡的效率更优的发展之路。
数年前,就在“温台模式”名扬天下之际,台州全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引起上上下下的重视:2002年,市域内9个县(市、区),南面5县(市、区)人均GDP为21558元,而北面4县(市)仅为8303元,南北之比2.6∶1。北面诸县经济发展缺少项目,而南部的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又遭遇土地等要素资源短缺的制约。台州人适时推出了“南北协作”。三门、仙居、天台等欠发达县的废盐田、沙滩地、坡地通过整理,就“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邻近的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发达县(市、区)容纳不下的工业项目纷纷北上。光是玉环县排队申报土地的企业就有500多家。
在全省范围内,更大规模的统筹区域发展也全面铺开。统筹区域发展延伸了浙江的产业链,推动了浙江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发达地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地区间的项目合作,完成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实现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浙南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合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正在全面实施的“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为引导区域间产业合作营造了新平台。全省有106个欠发达乡镇与沿海发达地区106个发达乡镇“结对”共谋发展。更多的企业把发展的触角伸向欠发达地区。光宇集团投资22亿元组建的常山水泥有限公司,将建设日产3万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水泥行业的技术水平,不但开发当地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而且全部建成后,可为当地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众多发达地区的产业加速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使得欠发达地区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百姓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前三季度丽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12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4元,增长12.3%。
在引进项目的同时,欠发达地区还积极向发达地区转移富余劳动力。衢州、丽水等地有组织地输出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衢州保姆的品牌,从浙西山区打到了西子湖畔。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后劳务需求的新特点,省里正在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和用工基地,通过订单培训和定向输出,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提高素质,更好地实现转移。
统筹区域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高速公路网络工程、乡村康庄工程、水运强省工程以及电力的“三个1000”工程,每年近千亿元的投入,为全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为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加快崛起打通了“瓶颈”。在浙中山区武义,去年开工建设了58个“康庄工程”项目,全县基本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仅新宅镇10多个村种植的2万多亩高山四季豆,当年就每亩增收850元。随着通往发达地区的公路越来越畅通,一拨拨杭州等城市的游客为武义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一车车武义山货、“武义制造”出山换来了更大的经济总量。武义从一个贫困山区“跨”进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圈”。政府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台州将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个乡镇11个片的44.5万人列入扶贫计划;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资金定向扶持黄岩西部山区;各县(市、区)分别按照1%、2%的比例筹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加快落后山区发展。对缺乏发展条件的山区乡村,依靠财政支持和市场手段,实施“下山移民”。
眼下,我省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相对欠发达地区间的互动、互促的格局已经显现,呈现出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如果说,以前,我省沿海地区的崛起是“单极突进”的话,那么今天我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区域正齐头并进,开始呈现“多轮驱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积极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