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花大力气抓好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为了做好建设新农村的宣传报道,2005年年末,本报派出4支小分队到4个联系村看望了农民和村干部,并采访了这些村所在县(市、区)的领导,召开了乡镇干部座谈会,探讨建设新农村这一话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迈向新农村的脚步”专栏。这一专栏将刊登各地建设新农村的新鲜经验,首先刊发的是这次采访的两组报道,一组是来自本报联系村的报道,一组是县、镇(乡)干部谈新农村建设。
2005年12月28日,我们冒着小雨来到瑞安市飞云镇阁一村。讲起一年来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村民们咧着嘴笑着,说话格外响亮。不可否认,“新农村”对阁一村农民来讲还是个新鲜词,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一句句质朴的话语,连着他们对建设新农村的喜悦与期待……
“人人都有事情干,
做老板的要多起来”
水产养殖大户徐光明2005年喜事不断:养殖的100亩青蟹、文蛤净赚了10万多元;新办的养殖合作社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他告诉我们,建设新农村,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样增加收入。“就是人人都有事情干,做老板的要多起来”,老徐快人快语。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贾克水家,他正和几位村民商量搞大棚葡萄的事。瑞安市准备在该村试点栽培,贾克水所在的亨发葡萄合作社想建50亩。上个月他们到乐清考察,还邀请省农技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如今,大伙正在商讨如何向农信社贷款。“接下来,我们还想注册商标。”贾克水算开了,“大棚葡萄如果试验成功,上市时间比露地葡萄早半个多月,效益起码翻一番,每亩赚7000多元。”
行走在阁一村,我们发现有些人干起了新行当:种粮大户郭贤国办起了农机合作社,负责全村70%粮田的耕种;搬进新房的程翠云开起了“欢满楼”酒家……看着他们的笑脸,不用问,2005年又是个丰收年。
新农村要靠新产业作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已使浙江农村开始形成新的产业格局。“那么,村里的产业能支撑起今后新农村建设吗?”面对我们的提问,村支书蔡士第的回答是“有信心”。他说,靠集贸市场摊位出租和滩涂养殖场承包费等,村里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全村1200多户人家的致富门路多:3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办的服装加工企业有30多家,近百户农民专门从事海水养殖和葡萄、榨菜种植,余下的多是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户。“只要农业高效,工商兴旺,收入每年稳定增长没问题”,他说。
“破房全部拆掉,
大家都住上新房子”
新农村要建设新社区,这些年全省范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在阁一村,2005年初我们来时村道小巷还坑坑洼洼,现在已成了平整的水泥路。与阁二村交界的死河——直上河,过去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两个月前已被填埋,村里正计划浇水泥路。“这样一来,我的房子起码增值5万多元。”站在家门口的大榕树下,村民厉育新高兴地说,环境好起来了,赚钱的机会也来了。开个排档的念头已在他脑海中形成。
新社区建设任务还很多。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破旧泥房,陈千洪一家住了26年。由于大儿子娶妻生子,家里更显拥挤,小儿子只好住到女朋友家。
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破房子还有不少,显得格外碍眼。陈千洪说:“我们希望破房全部拆掉,大家都住上新房子。”
环境卫生也亟待改善。正下雨,村道上、房前屋后果皮纸屑随处可见,绕村河道漂浮着垃圾。在贾克水家,我们遇见负责清运垃圾的郭国良,他愁容满面地说:原先的堆场都已堆满了,今后垃圾不知道该堆到哪里。
随后听到的好消息打消了我们的疑虑。阁一村已向市里申请村庄整治立项,旧村改造规划也已委托城建部门制订,2006年将完成集贸市场附近100户农户的旧房改建。公共服务也在更多地向乡村延伸,就在前几天,飞云镇新的垃圾中转站完成了招投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将提高一倍。
“几千年留下来的老习惯,得好好改改”
早上9时多,我们刚进阁一村,就碰上了一支出殡队伍,吹吹打打,鞭炮阵阵,队伍拉了几百米长。村干部说,村里许多人对红白喜事十分看重,像这样办一场起码要花几万元钱。下午1时多,我们在村老年活动中心看到送葬队伍回来了,依旧是鼓乐喧天、人流涌动。“几千年留下来的老习惯,往后得好好改改了。”村农科员郭贤祠嘟哝着。
新农村不光是村庄建设,培养农民的文明文化素养、培育农村的新风尚更是不可或缺的软件建设。
我们在阁一村也发现了一些可喜的新现象:省里的“千万农民培训工程”使村里40%的农家配备了电脑,村民娱乐学习有了新途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徐光明2005年参加了电脑培训后,不仅学会了打字,还懂得上网娱乐,搜索水产养殖、市场行情等各类信息。他说,过去靠电视打发时间,如今靠电脑丰富文化生活,日子过得更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