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张数,不限镜头,大头10元/小时,全身15元/小时……”明珠小商品市场地下一楼的一家大头贴店近日推出一种大头贴的新玩法———“包时制”。一直按张数计费的大头贴竟然实行了包时制的“量贩式”售卖是不是赔本赚吆喝?这个行业还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延安路上的杭州明珠小商品市场地下一楼可以说是杭城大头贴最集中的地方,近百台大头贴机器挤在一起。为吸引顾客,一家影吧甚至开出了5元两张的低价,并标新立异地推出包时制来招揽生意。选背景不计时,从对准镜头开始,不停地换表情拍照,最快的一个人,一小时拍了13份(每份有6到16款不同造型),算上包时费,只花了23元,平均每份不到2元。而在大头贴刚兴起的时候,拍一份的价格在20元左右。
“现在随处都有拍大头贴的机器,整条延安路平均下来,差不多三五米就有一台。”店里姓聂的工作人员说,生意难做,他们权当是赚些人气,以量取胜。“刚开始,来拍的主要是些新新人类和大学生,现在顾客的年龄段不断扩展,不仅有年轻人,也有小孩子,还有不少中年人也会过来拍。”
大头贴,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红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在杭州的兴起大概是在2001年,拍一张要花20元,加模塑封另算,到2003年的时候机器增加了,价格战也开始了。今年的市场行情多为两张10元、两张5元,在东站一带甚至出现了2元一张的价格。短短六年里,大头贴的价格被市场挤压到原来的1折。
随着行业的不景气,经营者们也开始在这个产业里寻找新的商机。大头贴相关的附加商业开发也越来越多,大头贴兴起之初拍照纪念的功能已经渐渐淡化,拍的人更多是在大头贴中找乐趣,让自己放松。
在明珠做大头贴生意的张阿姨刚花了万把块钱添置了“全身机”。区别于以往最多只能拍到上半身的普通机器,全身机的摄像头有500万像素,可以拍全身照,可以选择各种杂志封面作背景,让顾客过一回“明星瘾”。“你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照片做成水晶钥匙扣、随身卡片,或者是印在杯子或T恤衫上。”
业内人士介绍,大头贴的附加功能增多是这个行业能否东山再起的最后机会。
经营者:支出和收入刚刚持平
“现在一天都没有10个人来拍,机器空着就是在折旧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门口一家大头贴店的老板娘无奈地说。老板娘姓韩,去年年初租了店面,买了大头贴设备。老板娘说,机器、油墨、租金加上电费和人工,到现在都还没有把成本赚回来。
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大头贴开在大学门口,生意怎么会旺不起来?“三四年前,生意是不错,热闹的时候,人都排满,有时还要排上半个小时才能轮到,但现在这种大头贴店越来越多,大家也没有了原先的新鲜劲,价格一直往下跌。”
老板娘算了一笔账:配齐所有的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软件、外壳机器等,她一共花了7000多块,再加上打印纸、油墨、塑封,一张大头贴的成本在4块钱左右。现在她店里大头贴的定价是两张10块钱,加上电费、人工费等,林林总总加起来,支出和收入刚刚持平。
“不过,有些店的利润可能会高一些。”老板娘说,市面上的大头贴价格不一主要是使用油墨和打印机不同的原因。她店里现在使用的打印机是可以打印照片的,价格较高,要1000多块,用的又是原装油墨,15毫升就要65块钱。其实,市场上还有另一种油墨,容量有小瓶的农夫山泉那么多,只卖20几块,打出来的质量差很多但节约了成本。
消费者:兴趣大不如前
22岁的黄小姐,算是大头贴较早的拥趸。早在大头贴刚刚在杭州兴起还要20元一张时,黄小姐就经常去光顾。“那时觉得新鲜又好玩,而且拍出来的效果也比照片的好看,价格又比拍照便宜,也比拍照方便。”
黄小姐说,当时学校里拍大头贴就像是一股流行风,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以上,大家还喜欢把大头贴贴在手机上、桌子旁等。“但是现在已经不常去了,去的话也会去那种全部是日本原装机器的店,虽然要40块一套,但是进口的那种,花样更多、更好玩。”
大四的俞同学也觉得现在已经没了当初的那种热衷了,“现在手机上、电脑上都可以装摄像头,也可以做成大头贴的那种样子,如果喜欢,还可以去照相店打印出来,没有必要去店里拍了。”俞同学说,她偶尔会和同学去拍,然后做成卡片或T恤,这种形式还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