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从陈有生、苏纪兰、陈立虎这三位不同时代的劳模身上,可以看出一脉相承的创新精神,印证了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求索之路。
创新,靠的是艰苦奋斗
在百废待兴的年代,既要创业,更要创新,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当年“远学王铁人,近学陈有生”的口号,曾经激起了多少人建设新中国的创业热情。陈有生那时在铁路杭州闸口机务段当锅炉工。为了抢修火车上的锅炉,他往自己身上浇几脸盆冷水,没等熄火,就钻进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的锅炉内抢修,几乎被烤昏。
凭着这股子劲,他成了全国有名的“锅炉专家”,8次受到毛主席接见。他把全部精力投入研究、设计、制造和修理锅炉的工作中,实现大小革新近千件,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年轻的焊工陈立虎创造出多项被同行公认的新工艺,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是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农民工。焊花的“淋浴”,在他的身上烙下累累伤痕,构成了他成长的印记。
创新,靠的是民族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和现实进程,与创新紧密相联。苏纪兰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来到国家海洋二所工作,研究河口动力学及陆架动力海洋学,完成了许多高水平的课题。他对长江口和杭州湾锋面的研究成果,为河口整治、综合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作为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逐步揭开了黑潮对中国海洋环境的影响之谜。
正如著名科学家巴斯德所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祖国。这些劳模的先进事迹表明,只有立足中国实际,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自主创新。
创新,靠的是敬业奉献
创新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真正作出成就的,正是那些甘于寂寞,热爱本职的“傻人”。
自从双手第一次摸上焊枪,陈立虎就立刻爱上了这行。25岁时,他总结出一套把焊丝弯成一定形状用于焊接的办法,在全国推广。他说:“有人以升官发财作为毕生追求,有人以享受生活作为自己的唯一乐趣,我的理想就是要当一名出色的焊工。”
陈有生当上省总工会副主席后,工作之余仍扑在锅炉上,攻克了不少锅炉改造和操作的技术难关。他说:“我研究了一辈子锅炉,不能离开它。”
敬业奉献,才能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在遇到新问题时,就会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