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着三层演出服一天踩上5小时
-通讯员陈蔚飞
记者章晴
我不知道他有多高,如果算上他踩着的高跷的话,应该是3米多。1米8的朋友站在他身边,只及他腰部。
人们都说,高处的风景更美,但是于他而言,站在高处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艰辛。
休博园的江南水街上,他穿着白色表演服,戴着彩色面具,不停地来回走,难得的是,见着每位游客他都会热情地与之握手合影。谁也不晓得他笑容的背后是什么。
聊过之后我才知道。首先是热,5月的杭城已经有了初夏的暑气,市民游客们早早地穿上了短袖中裤,而他却层层叠叠裹了不下三层的衣服。我上前一摸,厚面料且属于不透气的那种。“就这天,一穿上里层衣服就湿透了。”刘洋的口气似乎还挺轻松,也许正像他说的,习惯了,演出需要么。
如果天气对于高跷演员来说只是一种考验,那久被绑缚的小腿对他们而言,便是一种折磨。“很多人练不了高跷就是无法承受这种丧失触觉的感觉。”
刘洋踩了4年的高跷,每次小腿只要被绑缚40多分钟,此后小腿基本没感觉,此时,他们完全凭着技巧在走路。
很多路过的游客看到他都很新奇,有的还凑上去好奇地摸摸他长长的裤腿,他始终面带微笑,或向来往的人群和电瓶车招手致意,或很友好地弯下腰来和好奇的行人握手。有个男游客因为好奇,也不知道踩高跷的危险性,上来就推了他一下,幸好小伙子反应快,连踩好几步,才没摔下来。
别看刘洋才21岁,但跟着河南省高跷艺术团,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个省份。“我平时在江苏演出比较多,杭州还是第一次来。”他本想来看看闻名已久的西湖、名闻天下的灵隐寺。但从跨下火车至今,都在紧张的表演中,没有一点闲暇。小伙子不免有些遗憾。
哪里有游客求助他就出现在哪里
-通讯员申屠文婕
记者陈伟利
休博园开园后,志愿者就必须各就其位。昨天,我跟随其中一名,体会了两小时志愿者生活。
带我的“师傅”叫杨晓华,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他被安排在嘉年华游乐区,和其他5位同学“驻扎”于“旋转秋千”的游戏项目周围。他们的工作很零散,也没有人给他们指定具体工作,所以杨晓华们完全要靠眼睛来观察。
杨晓华守在游戏出口,任凭周围强劲的音乐响起,好玩的游戏升空,他也不为所动。而游客是否翻爬栏杆、出口栅栏是否被打开,这些才是杨晓华关心的焦点。
正说着,就出现了突发事件。一个五六岁的小胖墩冲进了栅栏内,他一边回头瞅着还在远处的家人,一边占好了他认为离游戏最近的位置。杨晓华顾不得和我交谈,往前一迈,抓起小家伙往安全过道上送:“叔叔,我可不可以玩?”“游戏已经开始了,你可不能离太近,等爸爸妈妈来再玩……”哄完小男孩,杨晓华又退回到最初的位置上。
“站在出口处,看起来很轻松,其实不然。有时候游客来求助我们,我们要全力以赴给他们解决,这时候跑跑问问就少不了了。”虽然是第一天工作,但杨哓华早有准备,套上球鞋、便裤,干起活来也轻快。
“旋转秋千”是个热门游戏,跑来过过瘾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就意味着杨晓华一刻不能离开岗位。有时要收游戏币,有时要替游客保管包,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今天还算好呢,我估计后面两天,人会更多,不过累一点无所谓,就当自己玩吧。”原本也想趁“五一”外出的他,心态倒放得很平和。
脚底慢慢发烫,一看表,两个小时转眼过去,而杨晓华要工作到下午五点半才能回校。临走时,他塞给我一张纸,是游乐区的简易地图,原来他是怕我迷路,早就为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