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推广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受到群众的欢迎,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下乡干部“自带饭票”
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村里开展工作时,不得接受所在村的公款宴请、礼品馈赠及其它消费活动
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农办工作人员赵晓雷是福民村的联村干部。他一般每周要去福民村公干两三次,无论时间长短,都回到6公里之外的镇里吃饭。这样的日子赵晓雷已经过了一年多。“如果实在回不去,一顿两顿的,就自己掏钱吃,村里省钱,我也省时间,两全其美。”他很自得地说。
赵晓雷的“自得生活”源于宁波市提出的被称为村级公务“零接待”的一个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村帮助、联系、指导工作时,不得接受所在村的公款宴请、礼品馈赠及其它消费活动。
同时,规定还要求公款接待推行“村级零接待,乡镇进食堂,中餐不喝酒”等三条标准。对下乡干部就餐,制度规定“自带饭票”。即便因客观原因确需在村所在地就餐的,就餐标准控制在每人每餐25元以内,费用回本单位报销。
据介绍,该要求去年在北仑区实行后,全区225个行政村,全年招待费开支314.44万元,比上年减少26.68%。柴桥街道的沃家村,年可用资金近500万元,而2005年全年的接待费仅为4000元。
在采访中,群众对“零接待”制度都表示“挺满意”。村里掏钱招待吃饭的事情少了,维护了村干部廉洁形象。芦江村一位刘姓村民说:“过去上面领导到村里开个会,村里总会送些土特产,至少每人塞包香烟什么的,现在这种情况看不见了。”
从源头堵住干部嘴巴
去年受理的90%来信来访是反映基层问题,其中60%是反映村干部的,公款吃喝、财务不清又占很大一部分
几年前,有的村子一年招待费能有几十万。为什么这么多?宁波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陈承奎分析认为,一是大吃大喝,二是把招待当成筐,中间有各种名目。
宁波纪检监察机关统计,去年受理的90%的来信来访是反映基层问题的,其中60%是反映村干部的,公款吃喝、财务不清又占很大一部分。
据分析:一方面,村级集体资产因征地等急剧膨胀,另一方面村干部管理水平较低,自律意识不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一些村干部把资金用在吃喝与招待上,而不是用于发展生产和改变村民生活上,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
“曾到市政府集体上访的黄箭山村,一年光接待费就达40多万元,村干部请镇里干部吃饭、洗头洗脚、跳舞,都在村账上报销,老百姓怎么会没意见?”余姚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王定达说。
“所以我们做出决定,一刀切取消公务招待,从源头进行封堵。”陈承奎说。
今年4月,村务“零接待”的规定再次被宁波市所强调。宁波市委副书记唐一军告诉记者:以往的经验是,每逢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往往伴随消极腐败现象的多发和高发。在当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资的情况下,今年仅鄞州区“以工哺农”的财政资金就有12亿元,如何防范基层腐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