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冬,毛维青和机要科的战友在新四军造的“便民桥”上合影(右二为毛维青)。
毛维青晚年爱画杜鹃花。记者林云龙摄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
眼前的这位老太太,白发苍苍,慈眉善目。见我们来,她颤颤巍巍从沙发上站起,笑着迎接。见我跟摄影记者又热又疲惫的样子,她又忙让保姆泡了两杯茶。
“先喝口水吧,天热。”老太太话音温和,语速缓慢。但是,当她回忆起皖南事变中那些牺牲的战友时,她的眼睛炯炯发亮,声音激昂,几欲从沙发上站起来。
她,就是新四军第一代女兵——毛维青,今年已是89岁高龄。
与项英的一次交谈,使她成为坚定的女战士
在毛维青的革命记忆里,那段峥嵘岁月,足够给我们细细说道。
“70多年前……”毛维青轻轻打开永远22岁的哥哥——毛中玉烈士相片时,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1937年,毛维青上海闸北的家已成一片火海,日本人的飞机成天在头上盘旋,母亲带着一家人逃往宁波老家。
码头上,逃难的人群哭声震天。哥哥毛中玉挤上甲板,脸庞颤动,他为中华民族遭遇的危难而悲愤。
“1938年初,中玉哥哥带着我,随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奔赴抗日前线。临行前,妈妈忍着泪,在我们小小的纪念册里,弯弯扭扭地写下4个字——大刀杀敌。”
“1938年9月,我们兄妹俩一起参加了新四军,我成了新四军第一批女兵。11月,18岁的我加入了共产党。虽是女娃娃,但毕竟是军人。我们每天要练习枪法。一把‘三八大盖’跟我个头一般高。”回忆起青春岁月,毛维青笑容堆满脸庞。“有一天中午,我和女兵施奇正在医务室里做棉花球,突然听到有人说,项英副军长来了。我们连忙跑到领导屋里去看,只见几个穿灰军装的人正在吃饭。我轻声嘀咕,哪有什么项副军长?”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褪色军装、绑腿打得严严实实,粗眉方脸的中年军人,放下筷子说:“本人就是么,有什么事?”
“我愣住了,赶忙立正敬礼。”毛维青记得,项英还上前帮她们整了整帽子,说:“军帽要戴正,女同志的头发要塞到帽子里去,军风军纪要注意。”
当得知毛维青是随煤业救护队来的,项英高兴地说:“煤业救护队对新四军有功,不光送来贵重药品,还输送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来参军。我们正在筹办军教导队,这批青年要作为骨干培养。”
听项英这么一说,毛维青斗胆插嘴:“报告副军长,教导队成立后,能接受我们女兵吗?”
“当然,共产党讲男女平等。教导队要办女生队,要培养女干部。”项英答。
不久,女生队八队成立,毛维青成为女八队百名队员中的一名。“与项副军长的那次交谈,让我感受到共产党人的风采,使我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战士。”毛维青说。
新四军首批女机要员只有她幸存
教导队毕业后,毛维青被调到机要科,成为一名机要员,并在项英身边工作。
新四军首批女机要员共4名,毛维青、汪企求、施奇、杨瑞年。
毛维青翻出了一张黑白照片,指着相片上的5个人喃喃道:“叶挺军长带了相机,让机要科长童世杰带上我们4个女机要员,去新四军建设的‘便民桥’上合影留念。我们当时多么高兴啊,汪企求像男孩子一样顽皮,爬到桥杆上,我依在栏杆上,童科长则站在桥头。”
谁都没预料到风云突变。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好像是1月12日,叶挺军长要我们发电报给中央。电报我亲手发的,至今还清晰记得:粮尽、弹绝,我们决心战到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誓与土地共存亡。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电报发完后,我们边流泪边烧掉所有机密文件和密码本。我和其他战友一样,发到一支左轮手枪,用以防身。”那天,安徽泾县茂林镇东流山一带,敌人的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一阵比一阵紧。
“战斗中,中玉哥哥来了,他摸了摸我的额角和脸蛋,要我继续战斗,勇敢地冲出去,到苏北再见面。说完,他匆匆走了。”
不料,这竟成了兄妹俩的永别。毛中玉在这次突围中,被敌人搜山时发现刺死。
其他3名女机要员,也在这次事变中被捕后,关进上饶集中营,不久便遇害。
“4位女机要员,只有我幸存下来。我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后,也被关进上饶集中营。1941年底,我越狱成功,路上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找到了四明山三五支队,回到了党的队伍当中。”回忆起当年,毛维青轻轻合上眼,往事历历在目。
晚年酷爱画杜鹃,难忘东流山的杜鹃红
毛维青1982年离休后,任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和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刚离休时,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参加一些报告会,跟后辈们讲讲峥嵘岁月;闲暇时,她还上老年大学学习画画、写字。
这位89岁的老太太,酷爱画杜鹃花,还出了一本画作,翻看每一页,都是鲜红的杜鹃,又美又热烈。
“他们就是东流山上的杜鹃红。”毛维青指着黑白照片上的过往之人,动情地说:“我有责任把我的亲身经历和我战友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告诉后人。”
毛维青64岁的女儿左丹燕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休前曾在政府部门工作。退休后,她陪伴妈妈去上饶集中营、皖南事变的战场东流山上等地。
在妈妈的感召下,退休后的左丹燕也成为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一员。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珍贵的红色历史资料搜集整理起来,留给后人。”左丹燕说,她目前正在把母亲珍藏的包括叶挺、项英、新四军军部旧址、办公室小楼等70多张红色革命照片收集起来编辑成册,取名《回眸90载,风雨也精彩》。
目前,影册初稿已经完成。左丹燕在上面写了八个字:“此情不变,此志不移”,算是对母亲人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