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终致远,海阔纳百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谋发展、与人民共享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2022年7月起,浙江聚焦重点合作领域和地区,统筹推进一批风险小、效益高、惠民生的“小而美”境外项目建设运营。2023年3月,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首批“一带一路”“小而美”境外项目名单。
近日,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委员、副校长黄先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查志强接受专访,围绕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共商共建共享发表了专家见解。
查志强院长认为,浙江首批“小而美”境外项目,体现了项目类型与领域多样化。首批发布的10个“小而美”境外项目中,涵盖了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民生等多个类别,分布在泰国、卢旺达、阿联酋、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涉及制造业、能源、教育、卫生、渔业等多个领域,为共建国家和地区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内生动力。聚焦发展、改善民生、蕴含希望的“小而美”项目让沿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造福沿线人民
“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想当地民众所想、急当地民众所急,接地气、聚人心,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民生水平,成为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塞内加尔乡村打井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承揽,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的一项亮点工程、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许。工程遍布塞内加尔全国绝大部分大区,想塞方之所想,急塞方之所急,对塞内加尔农村群众的饮用水雪中送炭。项目建设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如为不在施工范围内的农村缺水地区免费打井、免费增加供水点,从而让该工程惠及更广泛的农村群众。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在基里巴斯建设的综合渔业投资项目是我国首个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项目,项目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实现利税250万美元,受到我国驻基里巴斯使馆赞誉。
黄先海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浙江首批“小而美”境外项目造福共建国家的努力。他认为:
一是推进当地基础建设水平,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比如,中地海外水务有限公司承建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供水项目是塞内加尔“乡村发展紧急计划”的明星工程,项目为当地两百余万民众带来方便、干净的饮用水,并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水源保障,是当地民众公认的“民心工程”。
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比如,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泰国建设600MW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作为中国制造高水平“走出去”绿电项目,通过开发太阳能发电,平衡当地电力供应,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和碳排放量。
三是教育文化合作,助力全球就业减贫。比如,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在基里巴斯建设的综合渔业投资项目是我国首个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项目,项目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实现利税250万美元,受到我国驻基里巴斯使馆赞誉。卢旺达鲁班工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项目,采用政校企协同职教援外模式,输出52个双语课程等职教资源,培训本土应用型人才8500余人次,培养专业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40余人。
四是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比如,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项目长期派遣国内中医专业技术人员驻扎,成立以来,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使明斯克地区中医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已治疗当地常见疾患累计5万余人次,并为当地提供新冠康复指导。
这些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项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条件和值得期待的明天。这些项目拉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彰显出中国致力于与共建国家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
促进共同发展
“小而美”项目给东道国带去了有效投资,促进了增长、传播了技术,促进了与东道国的共同发展。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华立集团与泰国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安美德集团的强强合作,以中策橡胶、中集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有效带动近200家中小企业入驻,形成了汽摩零部件、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优势产业在东南亚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并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升级。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响应党中央“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号召,成立的首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当地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使明斯克地区中医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已治疗当地常见疾患累计5万余人次。中心受到白俄罗斯明斯克州长图尔钦的高度肯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誉为“最好的海外中医药中心”。
查志强院长认为,浙江企业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坚持“地瓜理念”,不仅仅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也反哺国内,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一是引领带动一批国内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境外投资生态。例如,浙江锦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新加坡MBT垃圾处理工厂项目带动了一批中国承包商和中国设备供应商“走出去”等。
二是极大地开拓了全球市场,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泰中罗勇工业园项目累计拉动出口创汇12亿美元。
三是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源要素,促进国内产业发展。例如,万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通过并购奥地利钻石管理有限公司,将钻石飞机拥有的知识产权和整机设计生产能力成功引入国内,并以产业回归方式在浙江、山东建设飞机制造基地。项目投产第一年制造飞机整机50架,开创了中国通用飞机制造单一机型年产50架的历史。
黄先海副校长对浙江未来建设“小而美”项目作了分析和展望,他认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年进程中,产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科学的分工格局和体系,随着分工格局和体系的深化,合作越来越密切,层次和效益也得到了较大提升。未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注重发挥浙江优势,他特别提到,浙江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全国一流、全球领先,数字经济一流强省已成为浙江新的超强IP。在未来建设“小而美”项目方面,应注重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拓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在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上走在前列。
查志强院长建议,未来建设“小而美”项目,浙江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积极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
二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推动国内国际市场优先融合联动。
三是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扎实做好“小而美”境外项目的推介宣传工作,引领带动更多优质项目“走出去”“引进来”。
四是谋划探索更多标志性成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统筹建设更多“小而美”境外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走深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