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这颗科学探测卫星稳定在轨运行一年 宁波功不可没

字体:
—2024—
05/23
14:15:08
2024-05-23 14:15:08 来源:中国宁波网 记者 成良田

  5月21日,“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在轨运行一周年,载荷及平台状态良好、工作正常,地面系统运行稳定。

  一年前的这一天,这颗由西北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的卫星,搭载长征2C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该卫星是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落地宁波高新区后,首颗由宁波参与其中并负责卫星地面运控的国家卫星型号。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标志着宁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具备100kg以上卫星研制能力,并拥有卫星地面测运控能力的城市。

  “用过去一年时间的测运控技术,证明了宁波地面站的能力。”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有关人员说。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12米天线塔(宁波站)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世界首个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

  该卫星地面系统研制任务由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承担。总设计师是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责任教授黄河教授。

  卫星地面系统包括卫星测运控中心、西安7.3米地面站、宁波12米地面站和澳门7.3米地面站。拥有12米天线的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主要负责“澳门科学一号”A星和B星5年寿命期内的卫星在轨任务规划、指令编排、状态监视、数据接收和数据预处理工作。

  目前,卫星地面系统已经稳定地保障了A星和B星的长期运行管理工作,实现了内地与澳门科学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其投用大幅提高了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为我国地磁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磁场导航、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其中,“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总设计师由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周军担任。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西工大宁波研究院供图

  该卫星B星整星质量约115kg,主要采用对日定向模式,主要搭载了太阳X射线探测器、能量粒子探测器以及激光角反射器等三个载荷,用于获取太阳X射线辐射和中能粒子等空间环境数据。

  一年以来,B星利用其太阳X射线探测器持续观测到太阳耀斑X射线爆发情况。当前正是太阳第25活动周峰年,太阳活动频繁,编号3663和3664两个活动区,高频次爆发了十余次X级强耀斑,均被澳科一号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持续在轨探测和捕获。

  研发人员表示,在轨观测数据展示了高质量的太阳耀斑X射线观测能谱和时变演化特性,为开展太阳物理研究,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高质量国产科学数据。

  据悉,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团队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在卫星设计、研制和工程管理流程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创新科研模式,打造了一款新型可靠的百公斤级微小卫星平台,能够适应多种有效载荷任务需求,在通讯、遥感、空间科学以及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卫星;在轨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标志着宁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具备100kg以上卫星研制能力,并拥有卫星地面测运控能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