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杭州极端高温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近70年来,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且高于我国年平均气温增速。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叠加影响呢?
近日,由市气象局负责起草、市司法局完成起草审核的《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杭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气候资源立法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设置城市通风廊道等作出细化规定,提供法治保障。同时,杭州有“农田小气候”“高山云海雨雪雾凇”“森林氧吧”“城市湿地”等丰富的农林和旅游气候资源,还有空中云水资源、风能资源,通过立法可以推动合理布局和开发,以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旅游业发展。
据了解,《办法》设定多项推动杭州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内容,提出了开展气候资源探测、区划和规划工作的顶层设计。在气候资源保护上,《办法》针对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要求结合杭州实际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包括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发展和相关项目立项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办法》也明确各区、县(市)应当采取节能减排等措施,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改善气候条件,保护气候资源,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支持也作了相关规定。
关于气候资源利用,《办法》在城市治理气候应用等多个方面作出规定。首先,杭州作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家提出要通过气候立法赋能新产业发展,包括明确提出要推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开展低空气象环境精细化评估,加强低空气象服务,支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建设等。其次,通过杭州历年气象数据研究结论,提出助力城市治理的手段,包括开展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雨水调蓄等方面作了细化规定。另外,在促进杭州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要引导有关市场主体合理利用雨雪景观等旅游气候资源,比如开发气候景观、发布气候旅游指引、打造避暑胜地等,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此外,《办法》还对优化农业布局,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太阳能、风能、云水资源等的合理利用提出具体要求。
杭州市司法局立法处工作人员介绍,《办法》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应对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部创新性规章,通过立法促进杭州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将气候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