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余公里奔腾、5400多米跌宕,浩荡长江,跨越古今,横贯东西,是孕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滋养出绚烂无比的文明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如何回答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之问?近日,由长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长江文化名家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专家学者畅谈“赓续长江文脉,讲好长江故事”。
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启动了一项多学科结合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中游是这一工程关注的一个重要区域,其经历了同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同步而又具有自身特点的文明化进程。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破解,有很多缺环有待填补。这些未解之谜和缺环鼓励或引导专家学者去做进一步的研究,让长江中游的文明画卷和辉煌成就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图景更好地展现在国人和世界面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荣休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
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古人主要的书写载体。简牍文献大致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脉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属于中国出土文献中的重要门类、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表示,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数量众多、时代齐全、内容丰富、保存较好,既是一道独特、亮丽的文化景观,又是研究长江文明与中华文明珍贵且可靠的文献资源。随着简牍资料的系统整理和解读,对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研究,必将持续取得新进展。
在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何一民看来,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长江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建设进行文化赋能;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找到前进的动力;有助于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此,何一民认为,可以从深入挖掘长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注重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加强长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创新长江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推动长江文化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促进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长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长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一部长江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浇灌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说,长江流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条件为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应践行长江经济带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同步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长江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力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凝聚共同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根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刘玉堂认为,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构建与演进的重要力量,提炼长江文化精髓,赓续长江文脉,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长江文化研究者的职责所在。
刘玉堂表示,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继往也是开来,是守正也是创新,要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积极推进长江文化资源的活化,构建长江文化多渠道、立体式传播体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