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4名宁波大学学生戴上了口罩和帽子,来到熟悉的食堂。只不过,这次他们是作为社会监督员跟随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一起行动的。区市场监管局与属地高校联合推出“政校联动·食安护航”协同共治方案,通过部门监管、高校主责、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模式,全面提升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机制的特别之处在于引入学生代表参与治理,组建10-20人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经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实现‘监管者+管理者+消费者’的三维监督。”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用餐者到监督员,这个身份转变还是挺特别的。但是我相信我们能做好,由自己来盯牢入口的食品,让我们更加放心。”学生陈奕伶说。检查中,区市场监管局采取“月度联合检查+季度专项抽查”模式,重点核查食材溯源、加工规范等12项指标。同时,创新实施“红黑榜”公示制度,将检查结果实时同步至校园公示栏及线上平台;计划每学期开学前开展法规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现场解读《食品安全法》;每季度组织后厨实操演练,重点培训食材验收、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也将积极搭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数字监管系统,实现食材采购、留样记录等数据一键上传,市场监管部门可在线追踪食堂相关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同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曝光、科普短视频等形式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切实保障高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食安;食堂责任编辑:江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