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10天内收到128份提案,108名居民“合力”取名

这个食堂提供社区治理“新范式”

字体:
—2025—
04/14
14:48:56
2025-04-14 14:48:56 来源:宁波日报 记 者 许天长 通讯员 张梓萌 傅菲如

  近日,鄞州区下应街道君睿社区喜气洋洋:全区首个政府与专业餐饮企业深度合作的社区食堂“睿邻食光”正式营业。这个食堂名字由108名居民共同“孕育”,不仅承载着2000多名老人的用餐期待,更是基层民主自治的生动注脚。

  “没想到大家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就在参与‘治理’自己的家园了。”65岁的马明斐奶奶看着新招牌,语气里满是自豪。

  今年3月初,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食堂征名活动,没有线下海报、未设置线下投票,却在10天内收到128份命名提案。从体现邻里温情的“睦邻食光”“暖暖君民食堂”,到融合社区理念的“26度食堂(人体最舒适温度)”,再到年轻化的“君睿小饭桌”,居民在评论区创意碰撞,迸发灵感火花。

  这场看似简单的征名,实则是社区治理的破题之举。君睿社区创新采用“全民提案—公开投票—共建落地”三步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决策者”。社区书记励晓燕坦言:“当居民亲自为公共空间赋名,彼此之间的距离就被一次次讨论、一句句互动拉近了。”最终,“睿邻食光”以高票当选,成为108份智慧的结晶。

  除了名字里的温情,食堂的“硬实力”同样亮眼:针对60岁以上老人推出6.8折“爱心卡”,充值可享折上折;坚持明火现炒,配备专业营养师定制菜单,成为全市首家有专业指导背景的社区食堂。

  食堂试运营阶段已覆盖东兴、君睿两社区2000多名老人。未来还将推出早餐服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厨房”。

  “政府托底保障,企业专业运营,居民全程参与,三方拧成一股绳。”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社区治理的“会客厅”——提案入选的居民将加入食堂监督委员会,参与后续运营;命名活动采用的“公众号投票+线下议事会”双轨机制,将应用于健身广场、活动中心等更多公共空间治理。

  “最好的名字在烟火气里,最好的治理在群众参与中。”励晓燕表示,命名活动的最大收获,是看见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有人在评论区建议设置“银发志愿者岗”,有人为菜单搭配提出专业意见,还有年轻人绘制了食堂卡通logo。这些细微的举动,让“社区治理”不再是口号,而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食堂;社区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