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公安供图
照片里的这个像恐龙一样的小动物,叫镇海棘螈。
这是一种浙江宁波独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在北仑的九峰山深处生活了约1500万年。在不少研究两栖动物的学者眼中,它的濒危程度超过了大熊猫、金丝猴等物种。
如此珍贵的小动物,也是北仑公安食药环大队民警赵骏的“老朋友”。
去年年初,北仑公安在镇海棘螈保护区里成立了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作为生态警长,赵骏只要有空,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跟着生态义警们去保护区巡逻,观测棘螈的生态环境。
北仑公安供图
又一年全国生态日临近,潮新闻记者联系了赵骏,听他讲述守护镇海棘螈的日常。
巡逻中偶遇过镇海棘螈
也被眼镜蛇和山蚂蟥滋扰
镇海棘螈保护区于1996年建立,从最初的200平方米扩大到了1200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保护和繁育,生活的野生种群超过700尾。
这里基本都是未开发的山林,很多地方没有路,需要穿过茂密地草丛。雨后的山路特别湿滑,每走一步路都需要特别小心。
北仑公安供图
每次巡逻,赵骏都会带上一根木棍。
木棍干什么用?
赵骏说,是为了“打草惊蛇”,因为山林里蛇很多,巡逻的时候用棍子拨开草丛,也是为了避免被蛰伏其中的毒蛇攻击。
前不久巡逻中,他就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条灰褐色的舟山眼镜蛇。
“遇上这种情况,只能让大伙屏住呼吸,慢慢后退,然后再小心绕开。”总之,在林区里巡逻,无论早晚,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赵骏带生态义警巡逻 北仑公安供图
除了蛇,他和巡逻队员们经常会受到山蚂蟥的滋扰。很多队员手臂上都有结痂的小红点点,都是被山蚂蟥叮咬的。
赵骏说刚被叮咬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过后,伤口的血很难止住,结疤要很久,会连续好多天又痛又痒。
巡逻中见过镇海棘螈吗?
赵骏说有。每年的4月到10月,是镇海棘螈活动的高峰期,下雨天的傍晚和深夜,它们会从石缝和落叶中爬出来。
有人偷偷潜入保护区
差点偷走10尾镇海棘螈
平时参加巡逻的,除了赵骏,还有柴桥派出所的民警,北仑林场的工作人员,以及附近的村民和志愿者们。巡逻分为上午和下行,巡逻的范围除了保护区,还辐射到了附近的林场、水库和九峰山瑞岩景区。
北仑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林场场长赵勇告诉记者,公安和义警加入后,对非法盗猎的震慑力更强了。他特别点赞了今年上半年北仑警方侦破的一起非法盗猎镇海棘螈的案件。
北仑警方在办案 北仑公安供图
这也是赵骏最近正在出差侦办的一起案件,案件最初的线索,源于生态义警的发现。
今年4月中旬,有附近的村民注意到,有人多次进入保护区,形迹可疑,于是主动向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反映。工作站立即开展部署,分局食药环大队联合柴桥派出所在保护区附近连夜蹲守,于次日凌晨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当场从他们随身携带的塑料盒里发现了10尾镇海棘螈。
北仑公安供图
嫌疑人到案后,在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助下,民警放归了镇海棘螈,修复了生态,又对案子进行深挖。
在赵骏看来,这就是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1+1>2”的体现,“我们把多股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了联合执勤、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预防打击盗猎。”
但更长远的是,进一步恢复和壮大镇海棘螈的野外种群,同时将生态治理的成果,作用于社会治理中。
柴桥派出所民警胡春是保护区所在的辖区民警。他告诉记者,巡逻,不仅能解决生态的问题,发现的其他问题也得到了更高效的处置,“生态义警在巡逻中,如果发现水库里有人游泳,或是在景区内遇上游客纠纷,也会一并处理解决,大大减轻了我们基层派出所的压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